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930字。
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深海极地成为了我国海洋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和装备”列为重点项目,每年资助多项深海极地研究的科研项目实施,极大地助力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
目前我国海洋科考船已具备了多种海洋要素同步观测、样品采集和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多学科综合调查需求。近年来,我国已自主建造出一批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对海洋科考事业有极大的助力,典型的科考船包括: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钻探船“梦想号”,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和11000m深海钻探能力。梦想号具有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钻探系统,具有国际领先的大洋科学钻探能力,涵盖基础地质、古地磁、无机地化、有机地化、微生物、海洋科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钻探技术九大实验室,满足海洋领域全学科研究要求。还有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破冰船,能够在1.5m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我国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雪龙2号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自洽、智能化运行等,是一艘智能化船舶,从2019年开始已执行多次南北极科考航次。
(摘编自杨锦坤《国内外海洋科考现状及发展趋势》)
材料二:
欢迎来到世界的尽头——南极。在你眼前除了无尽的冰雪,只有它!它就是“当今中国掌管冰雪的龙”,人称“雪龙2号”,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那么它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条通往南极的道路真的很难吗?
接下来我们将尝试回答刚才的问题。但首先我们需要破开这层1米厚的坚冰,那具体该怎么做呢?你猜得没错,正面刚!从正面看去, “雪龙2号”的船头下方有一个特殊的凸起,叫作破冰箱柱。在大约每小时4-5公里的航速下,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可以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海洋科考装备已向智能船舶转型,形成多海洋要素同步观测与综合调查能力。
B.“梦想号”钻探系统国际领先,配备的九大实验室涵盖基础地质至钻探技术等学科。
C.“雪龙2号”的吊舱推进器,兼具了碎冰与抽吸功能,是突破冰脊封锁的核心技术。
D.冰上丝路可缩短1/4航线, “雪龙2号”需优先突破20米冰脊以支持该通道建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深海极地科研加速发展决定了我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布局。
B.科考船智能化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会使传统海洋岗位需求锐减。
C.“雪龙2号”通过差异化破冰策略实现对极地冰层适应性突破。
D.中国造船业市场份额优势可直接转化为极地装备技术领先地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对材料三的图表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在海洋钻探领域长期保持技术优势,乔迪斯•决心号将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主力。
B.海洋钻探的未来,将取决于地球号、特定任务平台和中国梦想号钻探船的钻探成果。
C.中国在海洋科考装备领域虽起步晚,但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跑的战略转型。
D.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发展,未来海洋科考事业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4.中国在“雪龙2号”研发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 (4分)
5.材料二使用了大量问句,请分析这些问句的作用。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关中泡馍
胡宝林
“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这是柳青在小说《创业史》中写梁生宝去渭河上游太白山下买稻种时在小店吃饭的情形。在陕西关中,如何把干馍送进肚里去,梁生宝面汤就馍的方式,是那个艰苦岁月最简单朴素的了,馍馍泡着咥,倒是流传已久的饮食习惯。关中泡馍也因为食材和做法的多种多样,泡出了与众不同的“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