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3月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7 11:04: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8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210字。

  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3月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的民本理念萌芽可以上溯至周朝“敬天保民”的思想,  《尚书》中周武王说: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体现了视人民与最高神圣存在“天”的统一。后来的孔子虽然未曾明确提出“民本”一词,但其核心理念“仁”已然蕴含对人民基础性地位的尊重。他说过: “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他倡导以道德教化和仁政治理国家,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在于关爱并提升民众的生活福祉,这构成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初步框架。孟子则对儒家民本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建构与深化阐述。他明确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首次确立了人民在政治哲学中的主体地位,并详细诠释了仁政的具体内容,主张通过保障民生、减轻赋税、实施教化等措施实现王道,使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和完善。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先贤的民本观念,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警世名言,凸显了民众力量对政权稳定的重要性。他主张礼法并重,将道德教化与法律制度相结合,从而使儒家民本思想在实践层面更具操作性和约束力。秦汉以后,董仲舒借助“天人感应”理论进一步强化了民本思想的神圣性,而宋明理学则通过心性论与工夫论,将民本理念收归于理与心,抽象内化为个人修身与社会治理的共同原则,使得儒家民本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和治国理念。
  (摘编自吴朝旭《民本与大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儒家仁政底蕴》)
  材料二:
  在传统民本思想中,民不是唯一的国家之本,君也是国家之本。民本始终与君本相联系,民本就是君本,民本意在尊君。在今天看来,民本和君本是不可共存的概念,但在大多数主张重民的古代思想家那里,民本和君本绝非矛盾的概念。比如战国时期的孟子,虽然提出“民贵君轻”说,但又主张“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民的贵重在于凸显君“王天下”的至尊地位,其重民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周武王和董仲舒均借“天”这一概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增加了神圣性。
  B.材料一中,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实施教化,而孟子对仁政的具体内容作出更为详细的诠释。
  C.材料二中,孟子认为“民贵君轻”,但又主张“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体现出其思想的进步性与辩证性。
  D.材料三指出,传统民本思想强调“顺民心”的重要性,这对当下牢固树立人民主体地位理念具有启示意义。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梳理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过程,论证了儒家思想在当下的重要价值。
  B.材料二以龚自珍为例,旨在阐明传统民本思想最终指向的是实现开明君主专制。
  C.材料三先总说马克思主义对人民主体地位核心理念形成的重要意义,再展开阐述。
  D.材料三主要采用引证法,深入论述了传统民本思想对当今治国理政思想的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以下治国思想最不适合在今天继承的一项是(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C.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
  D.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第六十四章》)
  4.根据材料二,完成下列表格。  (4分)
  比较项 传统民本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① 民、君 民
  民与君(国家)的关系 ② ③
  天赋权力的变化 ④
  5.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主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践的。  (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宿淮安
  李一鸣
  到淮安时,已是黄昏。
  时令接近晚秋,树叶大多泛黄,河水凝重起来,淮安坐落在一片秋日的金黄里。
  和三五友人坐在运河边酒馆小餐。从窗子望出去,壮阔的运河两岸灯光闪烁,流光溢彩,勾勒出古式的建筑、尖顶的亭子、多彩的桥。河中偶有画舫驶过,河水泛着红的绿的橙的蓝的多色的波痕,深沉地呼吸,缓缓地远去。
  于是怀想这河水、这城市,旧时的时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