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7 14:21:5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550字。

  青海省海东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势是不能强造假为的,得有大思想、真见识。古今文章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纯文人,一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理者,思想也。写文章,说到底是在拼思想。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毛泽东文章属这一类。这种文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其心,履其险,砺其志,成其业,然后发而为文。文章只是他事业的一部分,如冰山之一角,是虎之须、凤之尾。
  文章的气势来源于对时代的把握。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能高瞻远瞩,甚至力排众议,发出振聋发聩之声。当党内外对农民运动颇有微词时,他大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许多人苦闷、动摇时,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为文要有丹田之气,不可装腔作势。古人论文,讲气贯长虹、力透纸背。唐朝韩愈搞古文运动,就是要恢复汉朝文章的质朴之气。他每为文前要先读一些司马迁的文章,为的是借一口气。以后,人们又推崇韩文,再后又推崇苏东坡文,认为韩文苏文都有雄浑、汪洋之势。苏东坡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有气势?是因为有思想,有个性化的思想。毛泽东的文章也有思想,而且是时代的思想,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的思想。他也论文,但不以泉比,而是以黄河比。他在《讲堂录》中说:“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无论才学,他都是立志要超过古人的,也的确超过了古人。如果说苏文如泉之涌,他的文章就是如海之波涛了。
  (摘编自梁衡《文章大家毛泽东》)
  材料二:
  文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第一个提出学风、文风是党的作风,因而也是党风。延安整风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实现党风的改变,实际上就是从改造学风和文风开始的。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学风文风的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经过整顿,人们清楚了,学风文风的背后,是精神状态,是思想面貌,是共产党人说话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的文章是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总结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宣扬自己的政见。
  B.材料二举某作家在自传里讲的—件事,事件中两人发言的对比,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文风问题的重要性。
  C.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表明了文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但当今社会的文风问题更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D.讲话写文章,不看对象,不分场合,总是挟带官气,那就是没有针对性,缺少和听者读者交流的诚意,是对群众的不尊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举出毛泽东文章的例子,体现了毛泽东文章磅礴的气势,论证了思想与气势的紧密关系。
  B.材料二第二段用假设论证,分析、论证了不改进文风的严重后果,强调了改进文风的重要性。
  C.文风体现的既是一种文字能力,也是一种思想能力,事实上还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态度。
  D.学风、文风是党的作风,从文风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因此,改变学风、文风就能彻底改变党风。
  3.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材料一中“功夫在诗外”观点的事实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离不开对现实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感悟。
  B.杜甫目睹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切身感受到黍离之悲,胸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与同情,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诗句。
  C.“诗外功夫”不是一时半刻之功,需要长期磨炼和沉潜。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向其他多个领域扩展、突围。
  D.韩愈每为文前要先读一些司马迁的文章,为的是借一口气。以后,人们又推崇韩文,再后又推崇苏东坡文,认为韩文苏文都有雄浑、汪洋之势。
  4.材料一最后一句说“如果说苏文如泉之涌,他的文章就是如海之波涛了”,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论证效果。(4分)
  5.“文章的气势及文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或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反正我不会带走一块石头
  毕淑敏
  美国最畅销的旅游杂志曾在读者间发起投票,选出2015年世界上最棒的小岛。谁夺冠了呢?是位于南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当然,你戈可不必把这种评比太当真。不过,我还是决定积攒钱财,不远万里,去加拉帕戈斯群岛看看。
  谈何容易!加拉帕戈斯群岛坐落在东太平洋中,离它最近的南美洲海岸线有1000千米远。它也称科隆群岛,包括17个大岛和约100个小岛。所谓“世界最美岛屿”的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