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28 7:56: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1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超人”?尼采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其实,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都可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英雄。尼采惊世骇俗地宣告了上帝之死,他相信这揭示了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这是很悲剧很可怕的处境吗?尼采的回答是,未必!如果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陷入绝望,反而会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创造力量。这就是他的“超人学说”。
  纵观尼采的哲学,主要有三大命题:一是人生虚无;二是理论虚假;三是生命强健。超人学说就蕴藏在这三个命题当中。
  首先是人生虚无。尼采的意思是说,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意义等你去探索,然后发现出来真理或意义。所谓的真理或意义本来就是一种幻觉。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意图在生活中寻求点什么,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打个比方,比如你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有人告诉你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你要是把这个奖杯当成目标,满怀希望跑到终点,却发现什么都没有,那你肯定会感到非常失望。但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根本没想过奖杯的事儿,那到达终点的时候,也就不会因为没有奖杯而感到失落了。
  麻烦的是,自古以来,许多理论家都在对人说“跑道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他们发明出各种各样的概念、真理和绝对信仰,掩盖了“人生本来虚无”这个真相。这就是理论虚假。尼采要用批判的铁锤把以前理论文化创造的意义、目的、统一性和绝对性全部砸碎,让人成为真正无依无靠、无牵无挂、一无所有的人,直面虚无主义的绝境。
  好了,现在人赤裸裸地站到了虚无面前。人生没有意义,理论都是虚假,安慰都是幻觉一到这个地步,人已经一无所有了,那么他还拥有什么呢?尼采的回答是,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人的生命力。
  尼采认为,生命本身是强健有力的。这就是超人学说的起点。在这个起点,首先要转变对虚无的态度,从消极的虚无主义转向积极的虚无主义。
  虚无这个真相并不会直接导致消极。从虚无到消极,还有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那就是一种虚幻的信念:认为在世界的表象背后还存在绝对的本质,并且认为人生必须依靠这个绝对的本质才能找到价值和意义。就像前面说的那个不存在的奖杯。如果你相信了这种虚幻的信念,那么虚无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毁灭性的,你就会感到悲观绝望。这就是消极的虚无主义。
  但如果你从幻觉中醒来,看到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本质或者真理,人生的意义也并不依赖于它,那就没有什么好绝望的。而且,认识到世界本无意义,这恰恰带来了创造的自由。在尼采看来,价值不是现成在那里等你“发现”,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志就是能够自己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所以,尼采认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和无意义的生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直面无意义的荒谬,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在生命活动中创造出价值。用尼采的话说,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样一来,虚无不再会让你沮丧和绝望,反倒会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虚无让人变成了积极的创造者,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
  面对虚无的人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不得不承认,对一般人来说,后者太困难了。但尼采说,“难道我们不能使自己成为上帝吗?就算哪怕试一试也不行吗?”尼采呼唤一种新的人类,他把这种人叫做“超人”。
  (摘编自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材料二:
  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不许说话;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这一种人,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连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处于悲剧而可怕处境的人类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虚无的困境,于是尼采向世人宣告上帝已死,揭示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
  B.当世人无法通过探索发现人生的客观真理或意义,从而产生幻灭感,并陷入悲观绝望,这种状态就是人生虚无。
  C.在这个复杂纷纭的社会,有人相信世界的表象背后存在绝对本质,并可据此找到价值和意义,怀有这种信念的人可被归人积极的虚无主义。
  D.尼采认为人应该立足于现实,以强大的生命本能舞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是他所说的“成为你自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本身强健有力是超人学说的起点,因此强健的体魄是成为超人的必备条件。
  B.认识到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本质或者真理,人有可能收获创造价值的自由。
  C.虚无既然是人生的真相,那么人只要能够直面虚无,就可以创造出全新的价值。
  D.鲁迅认为炬火对青年并无大的意义,所以希望青年在黑暗里发出自己的光热。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鲁迅所说“萤火一般在黑暗里发一点光”的是(   )
  A.上世纪50年代“糖丸爷爷”顾方舟在艰难困苦中不畏艰险临危受命,带领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批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B.为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时代楷模”张桂梅克服重重困难,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C.电影《无问西东》中,在民族危难时刻,西南联大学生沈光耀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飞行员,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
  D.中国共产党率领受压迫的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
  4.请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鲁迅虽然认为尼采式的超人太过渺茫,但也未完全失去信心。请简要概括鲁迅在思想上与尼采超人学说的契合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老来割麦
  蒲楠
  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
  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