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等4地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370字。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等4地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共11页,23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2. 接到试卷后,请检查是否有缺页、缺题或字迹不清等问题。如有,请及时报告监考 老师。
3.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 形码的姓名、考号和科目。
4.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推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本身就是 一种强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 ——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就明确了马克思对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马 克思曾说:“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 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马克思把这种生产力称为不费 分文资本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在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关系以 及增加经济利润上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能够在工业生产中由 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这主要可以通过对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 和劳动对象)的渗透来实现。从蒸汽机的应用所引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就意识 到机器的高劳动效率、长工作时间是人类无可比拟的,这也让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科学 技术在机器上的应用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 改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机器的体现已经可以作为直接生产力作用在工业生产中。
(选编自刘海军王玉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发展观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在中国,作为一种有6.6亿人参与的活动,游戏及其技术发展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 力度。而游戏催动技术的迅速迭代是由于作为玩家的人类,不断产生提升、改进和创发游 戏新技术,从而进入新境界的迫切愿望和强烈需求。游戏技术具有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精渲染等技术特性,可以延伸、跨越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以丰富和提升人的交互 体验为主要目标的功能性技术集群,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感知体验与生活便利。游戏技术集 群在
1. 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能提高效率、转变生产关系并增加利润,且科学 技术通过机器的体现已成为直接生产力。
B. 游戏技术具有可交互、高仿真、强沉浸等技术特性,能够延伸至经济社会各领域, 成为提升交互体验的功能性技术集群。
C. 算力算法和大数据的支撑让生成式人工智能得以操纵“机器水军”控制自动发言 的人工智能虚假账号以扩大话语影响力。
D. 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模拟数据的分布特征生成新的数据样本,可能引发社会治理 风险,如制造虚假信息和侵蚀主流价值观。
2. 根据原文内容及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马克思的观点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为理解现代 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B.游戏技术不仅满足了娱乐需求,还通过社会需求转化为数字场景,演化出新的人、 物、场关系,成为构建数实融合社会的技术基础。
C.材料二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全面展示了游戏技术在多个 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
D. 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用户成为自己信息世界的主人,因为它能过滤掉异质信息, 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价值倾向而推介信息。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以游戏技术为核心组成的技术系统成为推动社 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能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基于《和平精英》游戏中培育的多种振动效果,该公司开放四项无障碍相关技术 专利,将其延伸用于视障群体的无障碍应用。
B.某公司利用其游戏引擎技术和渲染技术,与航空公司联合打造全动飞行模拟机视 景项目,实现国产自研视景系统关键技术突破。
C.《我的世界》等游戏提供开放世界和自由探索的机制,鼓励玩家在虚拟环境中自由 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世界。
D. 通过建模和仿真技术,工厂创建数字孪生场景,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过程,进行产量与能耗预测,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和可控。
4. 请结合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分桥材料二中游戏技术的作用。(4分)
5. 基于以上材料,你认为在人工智能、AI 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人们日益增长 的生活需求,我们对科技工作者可以提出哪些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跑警报(节选) 汪曾祺
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九、四○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 两次。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作“跑警报”。也有叫“逃警报”或“躲 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 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警报有三种。一曰“预行警报”。一有预行警报,市里的人就开始向郊外移动。住在翠 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