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40字。
《屈原列传(节选)》学习资料
一、【课文解读】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篇传记是历史上第一次记下有关屈原的资料,也是供后人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最早最宝贵的资料,后世屈学研究都以它为出发点。文章简要地记载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评述了他的代表作品《离骚》,阐明了他的思想志行。
由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是几乎荡然无存,要凭翔实的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故而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只够勾画其一生的大体轮廓。所幸屈原的作品流传后世,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刻画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这篇列传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写法,把屈原“志洁”“行廉”的崇高人品和造诣高深可兼风雅的伟大作品结合起来研究和论述。
本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用大量事实充分表明了楚国亲齐,秦国就不敢侵犯,亲秦,就吃秦国的大亏,从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证明屈原的贤能兼备。然而,尽管屈原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对楚国又忠心耿耿,却未能得到长久的重用。昏庸贪婪的楚怀王,对外则亲齐亲秦摇摆不定,对内则宠任奸佞,听信谗言。在那样恶浊的社会里,屈原一遭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政治斗争终告失败,可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耿介不阿的操守、光明磊落的胸怀、正直倔强的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此,这篇传记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为人才的身世遭遇鸣不平,抒发一种忠心耿耿、才干卓荦,却饱受打击、深被压抑,报国无门,以至穷愁潦倒,抑郁而死的终天愤慨。
文中分析了屈原的悲剧命运与其诗歌创作间的关系,其“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