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50个字。
优化语文课后作业设计
实现 “二次学习”的升华
宁乡县实验中学 秦朝阳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出发,探讨了新课程下作业设计的原则,从实践中总结了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以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关键词]: 作业设计 弊端 原则 方法
贯彻新课标,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作业设计的弊端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是对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着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
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是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