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2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23 18:28: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课时,约6500字。
兰亭集序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董义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掌握“修”、“期”、“次”、“致”等文言词语。
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方法与过程
1、加强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形成文言语感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经由朗读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及语言的美。
2、指导学生试译,培养学生积累、总结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与习惯。 3、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死观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       欣赏文章的语言。
3、       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对文中流露的生死观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三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四、对文中涉及的生死观的议论只作适当点拨,不作过多探究。
五、关于文章的情景交融和语言特色需要加强朗读去加强理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此环节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特定情景灵活安排。或从散文发展的角度引入,或从书法的角度引入,或从王羲之的佚事引入,或从文章所流露的生死观引入。
二、作者简介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此处可用几张幻灯片)
三、关于“序”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兰亭序》由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四、认读与朗读
学生浏览课文,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