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90字。
初三语文总复习·诗词赏析(六)
梦 江 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和怅惘的情怀。“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一个“独”字,写出了多少孤寂落寞之情!“过尽千帆皆不是”,只令人望眼欲穿。失望是难以忍受的,可又挥之不去,为之奈何!眼前所见,只是“斜晕脉脉水悠悠”“斜晕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在写水,实际上也是暗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夕阳西下了,又一天的守望没有结果,“断肠人在天涯”,怎能不令人感叹悲伤。
这首小词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寥寥数句,有观有感,有情有景,有抑有扬,无一字虚发。惟其真切。故能动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赋闲在家时写的,当时他已68岁高龄,犹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
明明是风雨大作触动了诗人,但诗的前两句却不提风雨。而是直接写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原来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所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既然“思”不出一个结果来,只好去“想”。深夜的暴雨,也许会成为别人梦中的催眠曲,而对陆游来说,却给他带来了奇妙的幻景:风雨作响,好像是披着铁甲的战马在飞踏北方的的冰河。这空间是梦还是现实呢?恐怕连诗人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但愿诗人就此入梦,真的梦见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这不是毫无根据的祝愿,在陆游的诗集中,梦赴战场、山河复归的记载比比皆是。
已 亥 杂 诗 (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