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让情感的旋律回荡在语文课堂
株洲长鸿实验学校 龙平波(13874102081)
摘要: 情感是语文的灵魂和生命,语文课堂不能缺少情感的旋律。然而,在“功利语文”的束缚下,语文的情感美变得无关紧要,语文自身的魅力也在不断流失。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自觉地担负起让语文回归美的本色的责任,把握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下面三种方式:一、激情导引,激发情感;二、生命阅读,操练情感;三、乐曲飞扬,升华情感。这样来抓住情感这根语文灵魂和生命的主线,让情感的旋律回荡在语文课堂,让语文散发其诱人的魅力,真正成为语文。
关键词:情感 生命阅读 语文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就是说情感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学更要深挖其中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为灵魂,以情感为生命。情感的旋律应该是语文课堂不能或缺的。然而,在“功利语文”的束缚下,语文的情感美变得无关紧要,语文自身的魅力也在不断流失。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自觉地担负起让语文回归美的本色的责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首先把握住“情感”这个语文的灵魂和生命。那么,怎样让情感的旋律回荡在语文课堂呢?
一、激情导引,激发情感。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想使学生对语文课动情,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动情,要想使学生以积极情绪接受教师,教师首先应成为“有情人”,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于漪老师在谈到《七根火柴》的教学设计时说:“王愿坚同志的《七根火柴》是一篇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说,1958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之后,我曾一遍一遍地读。读一次,感情的潮水总要冲出闸门,纵横奔流。艰苦的革命岁月,恶劣的草地气候,光彩夺目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于漪老师就是用自己强烈的情感体验,掀起了学生思想情感的波澜,这是她教学成功的基础。
笔者在上《感恩父母》的作文课时,首先真诚深情地对学生说:“我的父母是农民,我感谢我的父母是农民,是他们给了我纯朴的品格,是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让我懂得了生活到底是什么,是他们用辛辛苦苦积攒的钱送我上学堂,让我学会学习,……”说完还当着学生的面向父母所在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师饱含感情的言行扣击着学生的心扉,教师趁机煽动学生说:“现在,你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此时你的父母也许正在烈日下奔忙,也许正在旅途中急走……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许多学生想起自己的父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打开了真情的匣子,学生的作文就言而有物,言而有情了。语文课也才真正成为语文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