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
07调研(A)作文评分细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在近期发布研究结果。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16.5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著名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例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2001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不过经过扩招,在2003年,一些高等学校例如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在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0%以上。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作文立意
从材料的内容看,作文的立意应该是围绕“教育公平”这个问题展开,“教育公平”的范畴很大,要写好文章,应该善于化大为小,抓某一方面,从某一个角度切入,才比较容易把握,才可能写的具体实在。
例如,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谈大学教育公平
谈各类教育公平
教育要公平,要重视薄弱学校、落后地区的教育
立足谈教育公平,可拓宽至其他领域的公平问题
●城乡之间的教育环境、师资、资源等方面的差别带来的教学水平差异
●农村中优秀学生常常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学、辍学,城里的学生却往往可凭钱权买到学位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里所谓“重点班”设立的问题;
●“高考移民”问题
●谈教育不公的根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思想观念的落后、就业环境的不公等)
立意出现偏差的:
●因为来自农村,农村学生在生活上、行为习惯上处处受歧视
●撇开“公平”谈“教育”,或只讲“公平”不谈“教育”
●泛泛而谈教育对振兴国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国民素质的意义;
●农村孩子为改变命运勤奋努力,自强不息。
●人才成长与环境的关系
●读书改变生活,教育改变命运
内容评分侧重“切合题意”和“内容充实”,
一等:可分上:19—20分,中:18分,下:16一17分;
二等:可分上:14—15分,中:13分,下:11—12分;
三等:可分上:9—10分,中:8分,下:6—7分;
四等:酌情处理。
二.作文形式
从材料内容看,似乎只适合写议论文,实际不然,鼓励不同形式的写作。
评分侧重“文体”和“语言”。等级评判参考“内容”项。
三.发展等级
参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综合评分,有一点突出就可打满分。
切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不低于16分:
符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不低于11分:
基本符合题意的,发展等级不低于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