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3 12:26: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80字。
《沁园春·雪》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杭州市行知中学 陈 煦
  一、《沁园春·雪》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
    教学前奏:欣赏歌曲《沁园春·雪》,了解作者(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介绍词的知识。
    2.介绍“诗言志”的观点。
    范读。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初步体会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说听完朗读后的总体感受。
    (二)分析上阕
    1.刚才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这首词传达出了作者的豪迈之情;虽然上阕侧重写景,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景与作者的豪迈之情是相匹配的。清初的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清末的王国维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写景是抒情的基础。在此,作者所写景物的特点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所以,我们应该来探究一下,上阕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朗读上阕,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这里的“北方雪景”会留给我们如此壮美的印象呢?(选景视野开阔:千里、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意象雄伟:长城、黄河、山峦;注入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欲与天公试比高)(教学难点)
    3.理解“意象”与“传情”的关系。
    (补充一:“表情达意的惟一方式,便是找出‘意之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都会是表达某种特别情意的方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出现时,某种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艾略特)
    (补充二: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或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的意象为例,分析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目的:说明诗是意象的组合,不同的意象用以抒发不同的情感。)
    (提示:我们在前面也已经提过选景与传情相匹配的原则,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作者在这里选取的与豪迈之情匹配的意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