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拓展走在语文的路上——新课改下阅读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other
  • 资源大小: 1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9 9:28: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0字。
让拓展走在语文的路上
——新课改下阅读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
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郑玉涛
【内容摘要】  随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语文阅读课堂,笔者意识到了它的极大的优势,同时也冷静的发现拓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误区。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需要对阅读课堂进行拓展,但如何进行拓展,成为当前阅读教改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围绕“流行的背后有什么,有效的拓展是什么,课堂的拓展做什么,拓展的困惑是什么”四个问题对阅读拓展教学的误区、原则、策略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进行阅读课堂的拓展,以期望我们的课堂拓展能够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课堂  拓展  泛化  有效  对策
一、问题:流行的背后有什么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是相当封闭的——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本本转,而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课堂比前几年鲜活了许多——教学可以超越时空,教材可以为我所用,课程资源丰富不断。时下,语文阅读教学又刮起了一股拓展教学之风,特别是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拓展教学似乎成了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拓展俨然已经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增加课堂教学亮点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救命稻草。因此,无论是公开课还是示范课,也无论是研讨课还是竞赛课,授课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如果没有拓展教学,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就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了。
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固然令人欣喜,然而,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学实践者,
我隐约发现很多老师(也包括自己)对拓展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的情况。有些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误以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于是乎,打着“拓展”的旗号,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时事分析课、影视音乐欣赏课等。此种现象已是屡见不鲜。我觉得我们在追赶流行追赶时尚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静下心来对当前阅读课堂的拓展热作一番审视。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两个关于拓展的教学案例:
案例1:某老师用一课时完成《香菱学诗》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一,了解身世、分析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目标二,比较鉴赏香菱写的三首诗,提高诗歌品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1)根据副册的判词导入新课。(2)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理清故事情节。(3)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把握香菱学诗所表现的精神和性格。(4)林黛玉对香菱所写的头两首诗持什么态度?你的呢?说说理由。(5)教师补充香菱写的三首诗,请学生对比鉴赏品评;(6)探讨:通过学习香菱学诗的历程,说说怎样的诗才算是好诗,一个初学者怎样才能写出好诗?
案例2: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触龙说赵太后》的第二课时,其教学目标是学习鉴赏触龙的劝谏艺术,并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讲究一些技巧。教学环节如下:(1)导入: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的话引出触龙的劝谏艺术。(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思考触龙是怎样说服固执的赵太后的。(3)提问:触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马说服赵太后的?说的过程可以分几个阶段?(4)同桌讨论:触龙劝说的突破口在哪里?说了些什么,方法是什么,效果怎么样?(5)绘画:经过触龙巧妙的劝说,赵太后前后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请画出赵太后表情变化图。学生上台作画。(6)合作讨论:触龙成功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