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50字。
第三单元
1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
2 故都的秋 郁达夫
3 道士塔 余秋雨
4 泪珠与珍珠 琦君
单元重点:中国现当代散文
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借鉴外国散文经验的基础之上,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涌现一批散文大师和传世佳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散文在题材、形式、风格上广泛探索,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学习本单元,重在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训练语感,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趣味。
教学注意:
1 注意诵读,散文学习重要环节,要学好散文,或者说要学好语言,获得良好的语感,就要熟读甚至背诵散文。
2 品味语言。
3 鉴赏艺术手法。
4 体会思想情感,在散文中最能见到作者的本来面目、真实面目。鉴赏散文,要揣摩作品德思想感情的内涵、来由和线索,发现作者的独特情怀、抱负和气质。
《故都的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②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感情。
④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散文的能力。
②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 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 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3 研究性阅读。如对“黄酒之与白干……黄犬之与骆驼”中四队喻体的本体的探讨。
四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五 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 教学步骤
(一)预习指导
1生字认知
2初读课文
(二)导语设计
九月天,渐入初秋,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佳句举不胜举,名篇如我们学习过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瞑》、刘禹锡的《秋词》等。佳句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选自《滕王阁序》)、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选自《登高》)等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肃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20世纪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