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及美国的“素质教育”与我国内地语文教育之比较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4 22:16: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60字。
《比较语文教学研究》作业
港台及美国的“素质教育”与我国内地语文教育之比较谈
贺登川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级教育硕士 甘肃 兰州 734000)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观念,即西方的或者说美国的教育比中国的强。比如说,学生都争着想出国深造,在大陆的课堂里只有教师的满堂灌,而美国的课堂则充满质疑和辩论、显得生动活泼等。有人甚至撰文认为港台及美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用在这些地区及国家是否恰当?)现结合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求较于大方之家。
有的人认为,中国内地的学生所受的教育只是知识,死的知识,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性,也不提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美术课上,学生们埋头画圆西瓜,其中一个学生画的是方西瓜。老师问:"西瓜怎么是方的呢?"学生回答:"便于运输。"老师当即给了满分,并当场表扬这个学生富有创造性。(实际上日本就研种出方西瓜)我们的作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幼儿园小朋友回答是"气球"、"太阳"、"飞碟"等,答案丰富多彩。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同样的问题你再问大学生,回答可能就只是"圆"了。学校里吸收了一类缺乏想象力的人从事教学工作,怎能教出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呢?在美国,学生非常喜欢问问题,有时问的问题是很有意思的。有时候他们根本就没听清楚什么东西就开始问问题。不过不管怎么样,凭印象式的观察,说美国学生喜欢问问题是对的。有时,教师会将课堂营造成“剧场”。对一篇文学作品,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讲,而是与学生交流。一个人讲与交流,是很不相同的。一个是单向的,一个是双向的。就像看电影和看话剧。看电影时,观众在与演员交流,演员也在与观众交流。电影的创造是一次性的,而话剧,每一场都是一次新的创造。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授作出反应,老师也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反应。学生对老师的课喜欢还是不喜欢、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懂还是不懂,都挂在他们的脸上,写在他们的眼神中。老师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作出调节。学生在听老师课的同时,你也在读他们的眼神。什么该多讲一点,什么该少讲一点。什么东西这么讲不行,什么东西要那么讲。一读他们的眼神就全明白了。因而,“生动”与“深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