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00字。
提高写作水平应处理好七种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我们若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事半功倍。写作也有它的规律。研究和掌握写作的规律,对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美国作家詹姆斯·霍华德说:“写作能力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要想使这种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写作课既不能作为诸学科中一门孤立的学科来教,也不能作为语文课的一个唯一的领域来教。”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治理”。笔者在20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处理好以下七种关系:
一、生活积累与写作的关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积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活,深刻反映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材料的主要来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注意积累生活材料,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能解决写作中“无米下锅”的问题。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情真意切,才能感人。因此,写好文章要注意认识生活、熟悉生活、积累生活,培养自己的摄取能力——观察能力和采集能力。
认识并熟悉生活,必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坚持写观察日记、笔记,并对这些材料分类整理。如人物素描(记身边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运动场上(记运动场上的感人事迹)、童年拾趣(回忆往事,提炼出真知灼见)、心地轨迹(留下自己的思想、想法)、学科随笔(写下各科学习的体会、经验及有关的知识)、春夏秋冬(写景、状物、抒情)、生活浪花(记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家庭生活(写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之间的趣事)、其它方面等等。
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培养我们对汉字的认读能力,词语的选义注释能力,词语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章结构和基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中心的归纳和理解能力,文章的分析评价和鉴赏能力等。这些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阅读能扩大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并为写作提供大量可供模仿的范文;能有助于形成语感,知道怎么说就通顺,知道怎么写就能表情达意。通过阅读,我们能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大量阅读课内外的优秀作品,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具体的材料。它仅次于生活积累,可以说是间接的生活积累。这些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精彩段落、故事资料以及名篇。在间接材料仓库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收集整理:(1)爱党·爱国·爱民;(2)拼搏·探索·改革;(3)青春·理想·立志;(4)惜时·勤奋·成材;(5)礼貌·谦逊·纪律;(6)批评·团结·友谊;(7)生·死·苦·乐;(8)思想方法·工作方法;(9)体育锻炼;(10)其它方面等。
三、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写作知识的掌握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有着辨证关系。掌握写作知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写作能力提高了,又是进一步掌握写作知识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写作知识,并通过实践使之转化为写作能力,成为熟练的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教给学生系统的写作理论、写作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审题、拟题、立意、选材、组材、编写提纲、行文修改等写作过程的知识,熟练地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一般写法,全面地掌握读后感、仿写、缩写、改写、扩写、续写看图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各种写作形式的知识以及观察、思维、想像、联想等方面的知识,要按教学计划进行写作练习,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