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约2600字。
《神奇的极光》课件设计
一、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神奇的极光》
二、 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使用范围:高中语文第二册
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1、依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三条理论:①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③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2、教材特点:①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筛选信息。在现代社会,阅读文章往往来不及也不需要慢嚼细咽,更多的是根据已确定的阅读目的,迅速准确地了解文章内容,筛选出有关信息,这就要求阅读者掌握快速正确地处理阅读材料的能力。②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一种自然现象,文字比较浅易生动,学生自读不会有很大障碍。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要从中筛选有益的科普知识,积累相关的信息。③本课结构上的特点是用小标题分层次,自成章节。一个章节一个中心内容,并且由浅到深,紧密相连,这对于读者的阅读,对知识的提取很有好处。
3、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成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类。
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①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兴趣;
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③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④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极光的形成原理。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极光图片与“班得瑞”的自然界音乐合成
(四)教学方法设计:
1、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传递的信息不仅多而且严密,因此教会学生筛选关键词语和语句信息的方法,准确选出所需信息。对重要的信息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2、使用本课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赋予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培养能力的手段和发展的空间。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通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