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30字。
师德:心灵的体验与关怀
——对李镇西老师教学点滴的感悟
青田县船寮高中 吴远枝
内容提要:何为师德?学术界有过不少的论述,本文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对师德的感悟,即从李镇西老师的教学点滴引出师德就是心灵的体验与关怀,并围绕这一观点作了四个方面的论述:1、要把理论研究与学术实践相结合,培养自身的理论和学术修养。2、要热爱学生,真正体现人文关怀。3、要大胆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4、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关键词:师德 理论和学术修养 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方法 自我教育
一 、引子
人们都说“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因此,对李镇西老师,也许大家已经相当熟悉,但为了慎重起见,亦或是因为我的多虑,我觉得还是有介绍的必要。李老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在成都玉林中学、石室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博士毕业之后在成都教科所工作一年有余,2004年重返校园,成为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并要求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这种多重角色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他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是的,教育已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他曾经说:“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以教育为生命的人!而我可以毫无愧色的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因为钟爱,所以硕果累累,发表文章500余篇,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4年被评为成都“十大教育明星”。
在他的著作《心灵写诗》的自序中,李老师引用了他多年前写过的一段话:“我不止一次的庆幸我是一个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他还写道:“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而且必须从第一天开始,从细节开始。”在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告诫学生:“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并把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贯穿于始终。李老师不仅是在用心灵写诗,更是在用心灵去体验,去关怀。
二、对李镇西老师教学点滴的感悟
要把理论研究与学术实践相结合,培养自身的理论和学术修养。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因此,教师应把严谨治学与勤于实践相结合,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和科研搞上去。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在个人一己私利的驱动下,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于是,弄虚作假成风,剽窃他人作品比比皆是,以为自己评优、职称评定谋取“资本”,教师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理论,重科研成果、轻学术道德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