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语文课堂驾驭艺术
- 资源简介:
约2340个字。
漫谈语文课堂驾驭艺术
王启勤教师的一支粉笔,就像是船桨,熟练者因恰当的使用,就能很快把船驶向彼岸;相反,陌生者运用不恰当,费尽周折,却不能把船靠岸;这是我第一次划船时的感想。语文课堂正像变幻无常的的海洋,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教师能否驾驭课堂,取决于他的教学艺术手段的高超与否。不管你是初出茅庐的小将,还是稳坐中军帐的老将,都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语文教师课堂驾驭水平的挑战和考验。很多教师为了搞活课堂,追求气氛的热烈,就放手让学在课堂上飘流,重自主学习,轻教师引导。结果让学生在自由、热烈的氛围中度过,收效甚微,教师成为旁观者和局外人是错误的。也有很多教师把自己的角色有意无意转化为发问者,一问到底,不能适时收放、相机导向。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学生的绝对自由,它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教师应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体验,同时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谈谈课堂的驾驭技巧。
一、 活而不乱,因势利导。
这是引导艺术的体现。不管是作文课、活动课,还是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极其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选择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音乐、图像、语言、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教师是舵手,要适时把握方向和时机,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始终处于高度兴奋中。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