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内容详细,设计合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很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ccm492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欣赏小说精巧构思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教学重点
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
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施耐庵及《水浒传》。
2.初读课文,理清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技,英勇无比。但他们上梁山都是被逼无奈,而
这些人中,恐怕要数豹子头林冲被“逼”的程度最重了。今天,我们就通过课文来看林冲是怎样“逼上梁山”的。
二、解题
1.《水浒传》的主要编著者施耐庵(1296~1370),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元文宗顺元年(1330)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未农民起义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
2.作品介绍
《水浒传》是描写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起义的故事的一本书。其故事盛传的时代,把文学记载是南宋。从赵构开始,宋政权偏安半壁,一贯地投降媚金,重用投降派首领秦桧,杀害请战功臣岳飞及下层主战力量陈东等,使其他主战功臣如韩世忠等不敢复问天下事。至于人民,尤其是沦陷在金人铁蹄下的人民,一面热望“朝廷”抗金,痛心“朝廷”的投降、苟安,荒淫无道;一面以普遍的自发武装对抗金人,反对封建统治,水浒故事正反映了人民的这种愿望。
3.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侯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起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后林冲辗转到了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得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电视剧的片断,学生感知画面。
2.学生自读感兴趣的段落或情节,可反复读。
3.梳理课文情节。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②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③林教头接管草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