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材料作文教案
肖伟锋
2006年12月2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学情分析】
1、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全面理解把握材料,通过分析材料确定立意,造成审题立意欠当,脱离材料的含意。
2、材料的分析运用、素材的恰当选取、构思成文的方法还掌握不够。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
2、熟练运用材料作文构思成文的基本定式。
【写作指导】
一、关于审题立意
为了更好的讲明审题立意的方法,试举2006年全国高考试卷Ⅱ作文为例。(同时也可参看已印发的2006年全国高考试卷Ⅰ作文的分析)
2006年全国高考试卷Ⅱ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6年全国卷Ⅱ的作文和全国卷Ⅰ都不是以往的话题作文,也不是原来(2000年以前)的材料作文,而是介于材料与话题之间的作文。(有人把这种作文形式叫做“命意作文”,暂且一用)
所谓“命意作文”,就是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这种命意作文相对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其生命力是强大的,从形式上讲,材料给考生提供了构思的蓝本,“要求”给考生规定了构思的范围,免得考生思维无章法,成文太随意。
面对这样的命意作文,我们在作文时关键是准确审题、恰当立意。材料作文审题太难,话题作文“不需审题”,命意作文要慎重审题。因袭话题作文“不需审题”的错误思想,在看到命意作文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其当成话题作文来作文,不要认为“命意作文也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