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题立意之多向思维

作者:江苏海安雅周中学 徐大才  时间:2006/3/20 17:01: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63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性格的人。因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同样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对老师所给的作文题目或材料,在他们的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用词造句,写作方法,思想内容也各有差异,我们在批阅作文时也很希望发现一篇反映不同见解和不同写作风格技巧的佳作,出现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就应做到审题立意要创新,要善于多向思维。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应该按自己的主观意见,以习惯化了、模式化了、标准化了的思维方式给学生许多限制即文体限制,主题限制,内容限制,写法限制等,不允许学生越雷池半步,去异想天开,而应该引导学生对所给的题目或作文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向思维,让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用与众不同的眼光审视题目或材料,去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
  古人云:立意要“脱弃陈骸”,应“阐前人所已发,发前人所未发”,用自己的眼光去思考问题,立自己的新见解。正如陈钟梁先生谈求真与创新时说,要努力做到“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作文没有异想,哪来“奇文”,我们要给学生有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天地。应让学生在不脱离教师所给的题目或材料的范围内展开联想的翅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例如,要求学生写以“牛”为题的作文,可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展开这样的联想:“牛——耕牛——奶牛——孺子牛——股市中的‘牛’——车站的‘黄牛’”,这样的联想包含着多向思维的审题立意。又如:要求学生写《爱莲说》读后感 ,不能只要求学生按本文赞莲贬泥的顺向思维“近墨者未必黑”方面去立意作文,还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也许学生会引起这样的思维:莲从淤泥里长出来,为什么能这样娇艳?从而由褒莲贬泥思维转为“没有淤泥臭,哪来莲花香?”这方面去立意作文;也许会有学生这样思考:“莲在淤泥之上淋浴着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淤泥却默默无闻地为莲奉献着生命的源泉。进而联想到那些默默,甘为人梯的奉献者。”又如《滥竽充数》它的寓意是批评南郭先生不学无术,不懂装懂,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可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充实干部队伍”方面去立意作文;如果再把思路转到宣王身上,可以从“选拔人才不能学宣王,要学伯乐”去审题立意作文;如果再把思路转向到社会上去分析,可从“大锅饭害死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方面去审题立意作文。
  当然,审题立意要多向思维不等于就可能胡思乱想,无病呻吟,搞空中楼阁,想象和创新基于现实的存在和超越,任何游离于社会轨道,违反生活逻辑,越离奇越好的做法是错误的。
  现在的学生虽淋浴在创新教育的阳光下,但大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因而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同时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教会学生走审题立意多向思维的创新之路,不能在一朝一夕内要求学生去做超越等级的创新作文。创新作文只能循序渐进,开始时,不妨让学生带着点模仿性起步,允许学生的作文有似曾相识的面孔出现。审题立意应从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直至善于多向思维这样的顺序进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