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 10:23: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90个字。
师生共用学案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型:讲读        时间;2006年12月
执笔:正月                  审核:语文组
学习目标: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表演文章所展示的内容。
学法指导:
    1.高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正音、解释。
2小组讨论,合作编演课本剧《邹忌讽齐王纳谏》。
3.文言文要放声朗读,诵读时,要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并注意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异读字按课本注释标的音去读,一些较长的句子必须辨清语意和语言结构,使读音上的停顿和语意结构一致,读出抑扬顿挫的声调和感情,培养语感。在诵读的同时,利用注释理解课文的词句,掌握课文的内容,这样边理解边记忆,达到背诵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的效果。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战国策》,请将你查阅的有关《战国策》及其这篇散文反映的背景资料,写在下面。
(1)《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的资料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兼并战争也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作为“士”的这一阶层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在我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长于议论和叙事,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善辩著称。据史称,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