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字。
从《我若为王》看想象
许 明
一、引题
《我若为王》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聂绀弩的代表作。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作者采用想象的手法,设想自己如果是“王”,则妻就是“王后”,儿子就是“太子或者王子”,女儿就是“公主”,亲眷都是“皇亲国戚”,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他的任何欲念都将“实现”,他将“没有任何过失”,所有的人都将对他“鞠躬”“匍匐”,都变成他的“奴才”,这种奇思异想,把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否定巧妙地表达出来了。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从写作手法来讲,本文运用了虚拟想象,即变换自己的身份、性别等,将自己幻化成为某一种人物或事物,进行设身处地、推情度理的想象。它又称虚幻想象、幻化想象,具有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作用。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在古文学作品中,唐朝作家李朝威的《柳毅传》中的洞庭龙宫、龙女以及钱塘君,《封神演义》中三只眼的杨二郎、人鸡组合的雷震子,以及《西游记》中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等都是虚拟想象的产物。在古典作品中有如此多的例子,其实现在的高考中也常常会涉及到很多类似的想象,利用想象写作文也是高考作文中不可忽视的切入点。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二、高考回顾
下面先回顾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情况,以便考生们有针对性地在这方面作一个充分的备考。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从1991年开始,想象就成了高考作文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当年的全国高考小作文就要求考生把圆想象成一个物体,写一篇想象作文;
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根据路灯下有人踢碎玻璃罐给过路人带来的危害这一材料加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就寓言诗《鸟的评说》,“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写对话片段;
1997年全国高考小作文就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材料,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进行描写;
1998年全国高考小作文要求对“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进行补写”;
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全国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以及上海卷让考生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加以论证,说说自己的设想;
2005年天津卷“留给明天”,对于“明天”这一个话题,明显是要求考生通过想象来构建作文。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三、方法技巧
关于想象,韩非说:“人希见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依据韩非的话可以给“想象”下定义为:没见过“象”的人通过设想,“想”出“象”的模样,就是想象。www.qikan.com.cnUAe3yk6UdFOL4AFL
想象有多方面的作用:通过想象可以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联起来;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可以突破时空界限,重现历史,展望未来;可以大胆虚构,塑造新颖生动的形象,让我们与名人对话,让文学形象“活”起来;还可以让自然万物开口说话……总之,作者主观的虚构、想象可以增添文章的神奇色彩。
在写作中运用想象,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注重生活常理和逻辑,合理推测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