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的隐性缺失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3 8:55: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50个字。
                论家庭教育的隐性缺失
       
       一个人不讲道理,没教养,在绍兴会被人骂:无爹娘监训。说得文雅些就是缺乏家庭教育。现在的家庭,孩子少,特金贵。一个孩子教育不好,可能意味着整个家庭的失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极为重要,它的优势是其他教育难以具备的,因为父母和子女的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无可替代。同时,子女对父母的经济依附关系,使家长对孩子有着权威性的影响力。
       在儿童时期,父母的要求,往往成为孩子生活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父母对事物的态度,往往成为孩子评价是非善恶的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 哈里森就说过: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由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 上。 
       孩子到了青春期,也就是进入了人生路上的“多事之秋”。他的独立性,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人生的各种问题、烦恼几乎都会在这一时期萌生。外国许多心理学家常把此阶段称为“大动荡时期”、“紧张与风暴时期”或“危险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迫切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有些家长外出打工做生意,长期不回家,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老父老母。理由很简单:孩子都这么大了,平日里由学校管着,……。再说,要赚钱养家也没办法。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赚了点钱,丢了孩子的前途。
       我曾经到一个学生家家访,因为这个学生通宵在网吧玩游戏。他的父母到外省做生意,一年也就回来三四趟。孩子回到家,先到爷爷奶奶那里吃饭,然后到相距不远的新房子里独自睡。他通宵上网的事,老人竟一无所知。这个学生的爷爷这样对我说:“我们每天都劝他读书要上心,上课要专心。他总是不作声,只有向我们要钱时才跟我们说话,他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吃好饭就回到新屋去,还以为去用功读书了呢。”
       这样的现象是独此一家吗?不!在父母长期外出的家庭中,孩子缺乏相应家庭教育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而且相对于那些得到社会关注的真正失去父母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