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20个字。
浅谈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
南京市江宁区周岗中学 丁正东
内容提要:
一、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针对性不强,只说不做;学生的作文缺乏一种真情实感,脱离生活。
二、师生共同参与写作文,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发现不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即时改正不足之处。
三、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病”症,教师要学会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重拾信心。
四、教师要学会汲取不同学生作文中的“营养液”,博采众长,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中的“赏识”教育,引导学生肯定自己,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 互动性 共同参与 对症下药 博采众长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体验人生。”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追求率真的表达、灵性的闪现,倡导开放和创新是教师们的共识,但是当前的作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教师对问题作文的指导改进不大,造成学生“写”和教师“导”脱节的局面。许多老师热衷于认真地写评语,但评语繁多成套话,全无新意。即使有的老师的评语能抓住关键,妙语连珠,不过对学生来说却是水中月雾中花,可望而不可即,起不到实际效果。因此,适当地让老师参与写作文,充分发挥师生们的互动性,未尝不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途径。
如果老师们能参与写作文,无论取材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会显得游刃有余,凭借自己的经验,随时给学生点拨一下,很容易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产生“连锁反应”。那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师生们在作文教学中的互动性呢?笔者认为不能千篇一律,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共同参与,突破难点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总会发现学生的作文缺乏一种真情实感,显得枯燥无味,具体表现为:少感人的描写,多乏味的记叙;少具体的阐述,多空洞的议论;少真情实感,多矫揉造作。新课程标准就要求学生要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果师生们能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