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共2课时。
《神奇的极光》教案
04级中文系U1学生:韦威
一、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教学设想:
(一)在阅读全文之前,先赏析罗蒙诺索夫的诗《极光》(附在课文后),使同学们初步了解极光,对极光有个感性认识。
(二)研究小标题,推测文章思路。
(三)分部分品读课文,筛选重要信息。进行文章的整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四)就课文设置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完整而合理的思维步骤。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课堂导入
赏析罗蒙诺索夫的诗《极光》:见课文后的练习部分。
1、找出其中描写极光形态的词语(如:晨曦、闪动的火焰、明亮射线、欣长的火、闪电、喷涌的火、冰冷的火等)。
2、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极光?(比喻)
结合课本前彩图,增加对极光的感性认识。
二、通过研究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文章的三个小标题: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
老师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三、读课文,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古老的神话传说
1、快速阅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
萦绕(ying rao) 回旋反复,曲折环绕:突出极光的美丽
2、第一段:
这一段写了哪几个故事?有什么用?欣赏作者用于描写的优美语句(比喻的运用)
答案:附宝的故事:说明激光的古老、神奇。彩虹般的神奇光带、一片淡银色的光华(准确优美的比喻,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第二、三段:
答案:烛龙的传说: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了解极光是个大气现象、极区。
4、第四段:
答案:伊欧斯的故事: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
5、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来源有何不同?共同说明了什么?
附宝的故事:说明激光的古老、神奇。(中国)
烛龙的传说: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中国)
伊欧斯的故事:为了追溯“极光”一词作为一个现代科学术语的来源。(古希腊)
三个传说来源各有代表性
三个传说代表了古时人们对极光的认识:神奇
极光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