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评价初探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评价初探
湖北省汉川市城关中学 王健龙 431600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有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不绝于耳,无论是读了几句书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了几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翘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兴师动众,一次次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教师死守事先写好的教案,当学生的回答进入“教案的套路”后,教师抑制不住满心欢喜,又是夸奖,又是板书。反之则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南郭先生气十足。这些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明显存在着赞赏多于引导,结果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模糊多于确定等诸多弊端,对学生有害无益。
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不少教师祭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很多时候这种不问实际的廉价表扬,非但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他们探索的动力,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的误区。前不久,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课上遇到了这种实例。一位青年教师讲授《卖油翁》一文,教学设计程序环环相扣;导入新课;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师生互动,疏通文意;课本剧表演;谈对陈尧咨和卖油翁的看法:设想不久后卖油翁又见到陈尧咨时的情景;你从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当程序进行到第四个环节——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课文内容时,虽然两个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但在表现“康肃笑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