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离 骚》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三亚一中语文组 周圣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屈原其人其事其文并能进行初步的分析鉴赏。
2、了解《离骚》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体会其中包含的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崇高人格。
二、过程与方法
1、分组活动。一共8个学习小组,每组6—8位同学。各组的同学围成一圈进行学习。
2、竞赛形式。按比赛的最后得分评选一、二、三等奖。比赛结果记入《小组活动记录表》中。(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屈原坚持真理、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自己手头的资料读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且把弄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以供小组讨论。若小组所有成员依然无法解决,则把问题转交科代表,留给教师和全班同学商议解决。
2、各学习小组在课前分工合作,利用网络、书店、图书馆等搜集下列资料:
① 屈原生平及后人对屈原的评价
②屈原的主要作品
③有关《离骚》的注解和评论文章
3、全体学生背诵《离骚》全文
4、教师准备8个写有阿拉伯数字的小纸团以及8个有关《离骚》的问题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屈原既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我们在每年的端午节那天都以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来纪念他。那么屈原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而使全世界的人们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来仰视这位伟人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屈原的名篇《离骚》。
二、分析鉴赏
教师把八个写有问题的密封的纸团放在讲台上,供各小组成员来抽取。第一组的同学收起所有参考资料后抽取其中任意一个纸团并把纸团上的题目大声地告诉全班同学,而后立刻选一位同学代表全组作答,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但全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回答完毕由教师在黑板上立刻公开打分。第二组、第三组依次类推。纸团上的问题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