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古诗词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他们的审美体验,陶冶他们的性情,涵养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三个环节,即“读”“悟”“品”。“读”,就是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悟”,就是深刻体悟——领悟诗情,“品”,则是用心品味——句中深意。
《短歌行》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作者深刻的表达了忧思和求贤心情,本设计主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隐藏在句中的情感。
教学目标:1、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宏伟气魄和慷慨悲凉的风格。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作者的情绪变化;理解诗中引用的《诗经》中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由曹操的《观沧海》导入 (引出曹操)
(此环节意在温故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牵引出新知识,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作者介绍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阅读有关文字,并适当做笔记)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魏武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还是一位满怀激情的诗人和充满忧患的哲人。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其基本风格《短歌行》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品是诗歌《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倡和,形成一个文学团体。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 读 ——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此环节为学生扫除了文字障碍,使学生能够顺利朗读诗歌)
2、点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此环节重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个自己的阅读感受)
3、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短歌行》的片段。
要求:依据朗读语调体会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