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浅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2/25 1:34: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00字,结合中学教学内容,就中国古典小说的审美情趣做简单探索。
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浅析
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高 勇
看小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趣”,正如古人所说的“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生机盎然、活泼生动的情趣韵味,诙谐幽默,妙取横生。小说中更是种种异闻趣事脍炙人口,同时努力表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趣,在题材上讲究故事的趣味性。小说中的“趣”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的判断和表现,它不仅是创作者个人的,也是时代的、社会的。“趣”即是小说创作的发展源泉,也是小说审美价值的体现。
“趣”是小说创作的发展源泉。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读者听众对小说的欣赏首先是它的“趣”旨,象志怪小说《搜神记》编写者干宝“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如此的实录,就缺乏了“趣”的咀嚼和体味。在历史与小说不分的时代,就根本谈不上“趣”的存在。汉魏以后的唐传奇之所以在小说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重要地位就是因为有了对“趣”的探索,胡应麟的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和鲁迅先生的“始有意为小说”,都是指虚构性的引入,也就是在对“趣”的追求上,使唐传奇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明清小说自不必说,就是在史传书中,也无不有“趣”的,象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鸿门宴的激烈的斗争场面的描绘和“屈原列传”中屈原与渔夫的对话等这些有“趣”的情节,无处不在。台湾作家李敖说过:“《三国演义》有许多许多与事实不合的地方,例如诸葛亮并没烧新野、借东风或演空城计;关羽并没诛文丑、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刘备并没一开始就重用孔明;孔明并没三气周瑜;庞统并没献连环计、也没死于落凤坡;曹操并没追关羽;张飞并没战马超;黄盖并没用苦肉计;黄忠并没死于征吴;陆逊并没因八阵图受困。《三国演义》虽与历史不全符合,但在思想上、信仰上、教育上、文字上,却在中国发生了极大的影响”罗贯中之所以要舍弃一些材料,或者是虚构许多情节,目的都是为了更符合人们的对“趣”的需要。“趣”,是古代小说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古人对欣赏文艺作品之后的一种审美感受的描述,这种感受含有艺术真实的成份,而艺术真实和美感是有关的,人们欣赏艺术作品如小说以后,引起审美的愉悦。古典小说无论在情节上的“柳暗花明”,还是在结局处的“殊途同归”“大团圆”等不仅是创作者对“趣”的探索,也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