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字。教案设计精细、合理,每课既有教学过程设计,又有当堂反馈(均附答案)。实用性很强,在本人教学实践中使用,得到较高评价。
八 享受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的非凡经历;
(2)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2.过程与方法
推敲叙述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诵读议论、抒情的语段,领悟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对美的追求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审美感受,激发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作者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炽热感情。
2. 难点
本文中作者对美的追求及审美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882年,一名女婴因发高烧差点丧命。她虽幸免于难,但发烧给她留下了后遗症——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因为听不见,她想讲话也变得很困难。这样,在她19个月时,变成了既盲又聋的孩子。但是,她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是个出色的学者。上大学时,她的事迹已经传遍全国。最终她声名显赫,应邀出国并受到外国大学和国王授予的荣誉。一九五九年,在联合国大会中,各国代表一致称赞她对人类的贡献。她就是海伦·凯勒。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驾驭(yù ) 膂(lǚ )力 颠簸(bó ) 哑(yǎ )然失笑
挚(zhì )友 侏(zhū )儒 消弭(mǐ ) 疲惫(bèi)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2.认识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但是,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学者,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3.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了解文章的结构。
【提示】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是从身体的活动写到心灵的活动。
第一部分(第1—11段)主要写自己在体育运动和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快。
第二部分(第12—18段)主要写艺术享受,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第三部分(第19—20段)写自己在孤独中学会了忘我,在忘我中寻找到了快乐。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