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字,文章思路清晰,做到了点面结合。
灯下漫笔
张晓燕
一、导入
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忌日。前些时候,某文学网站发起了“影响青少年的作家排行榜”活动,调查结果显示,鲁迅位列第六,敌不过“玉女作家”。何以如此呢?一位年轻的读者说,我对鲁迅没有好感,因为他的作品太深刻了!因为深刻却遭受冷遇,让我们倍感震惊和痛心,今天,让我们走近鲁迅,走进《灯下漫笔》,领略他深刻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又是怎样概括中国历史特点?他将中国历史概括为几个时代?
2、齐答明确板书: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两个时代的特点,应用什么字?(治,乱)
三、研讨国民奴性性格表现及根源
1、引:我们会发现在这两个时代里人不再是“人”,而是以“奴隶”的形象出现的。
2、那么什么是奴隶?奴隶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奴隶的生活
3、我们中国的民众对做奴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找出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喜欢希望。
4、请同学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中国百姓喜欢希望做奴隶的句子。
①用笔找出
②同学交流
③全班交流
5、朗读及指导
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②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a、 自由朗读 揣摩情感
b、指名一生朗读
c、指名一生评点,师相机指点,情感停顿重音。
情感,对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对百姓安于现状,不思反抗的痛惜。
d、再请一生朗读
e 全班齐读
③这时候,百姓家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④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做“天下太平”。
6、小结中国百姓特点,安于现状不思反抗,容易满足。
7. 中国的百姓为什么会希望做奴隶喜欢做奴隶?
明确:更多的时候连做奴隶都不能
8、问:那么文章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百姓想做奴隶而不能
①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