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1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冯梦龙
柴建祥
教学重点
1、了解“三言二拍”和“拟话本”。
2、从“真情实感”的角度欣赏人物。
教学方法
电影片段欣赏导读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古代青楼中的卖笑女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经常出现。对青楼女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自古红颜多祸水”似乎已成了“男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古红颜多薄命”似乎已成了一条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来看看作品中的杜十娘又是一个怎样的青楼女子?作者又给她安排了怎样的结局?
二、题解及作者介绍
文学常识――明代的拟话本
在明代,话本因受群众的爱好,书商大量刊行,逐渐引起文人的注意。他们对话本编辑、加工,进而模拟话本写作,这就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话本,通常称为拟话本。
现在认为最早的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问洪楩辑印的。天启年间,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编成了《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它们简称“三言”。此后拟话本的专集大量出现。凌濛初就是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与书商的怂恿下,写成《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两个拟话本集子,它们简称“二拍”。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不仅对当时文坛,而且对后来文学都有不小的影响。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子,龙子犹,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他少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但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名贡生。冯梦龙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他酷爱李氏之学,奉为蓍蔡,同时又是爱国志士,在崇祯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人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
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在小说方面,他除编选三言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鉴定了《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等。民歌方面,刊行了民间歌曲《桂枝儿》《山歌》等。此外他还改编了《精忠旗》《酒家佣》等戏曲,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在以上的一些文学活动中,以编选三言的影响为最大。三言不仅对话本小说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直接推动了拟话本的创作。
三、文本鉴赏
请同学们看片段后快速阅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和与“百宝箱”有关的语言。
思考讨论:
1.为什么杜十娘要积攒百宝箱?
提示:想摆脱苦海,寻机从良。
2.杜十娘为什么要“从良”?
提示:离开火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3.杜十娘为什么自己有银两,却不早告诉李甲,而让他去措办三百两(后来是一百五十两)银子?
说明:杜十娘身份低微,属于任人欺凌的对象,她把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爱情寄托在李甲身上,她急于从良,却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不敢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她从内心里呼唤一种不为金钱和利害所左右的人际关系,呼唤包含人性中一切美好成分的真感情。试探李甲的诚意。
4.李甲筹集到银两赎出她后,她为什么还是不把实情告诉于他?
(并未对李甲完全放心。)讲人格,重感情,求真情;
5.杜十娘为什么不选择走别的路,非要选择自杀?
提示:从良是她一生最大的愿望,而今希望破灭,只有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不满和反抗。
6.杜十娘是爱李甲的,为什么不在把百宝箱送给李甲之后,才投江而死?
提示:她已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选错了人,既然不是真正的爱情,她为什么还要把东西留给李甲呢?
7.归纳:杜十娘人物形象的分析。
(引导学生找出说明杜十娘性格不同方面的句子)
如:“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写出了杜十娘姿容的美丽;“杜十娘与李甲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可看出她的轻财好义,热情和善良;“用计赎身”可见其机智、聪明、颇有心计;“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是杜十娘绝望之时的表现,用死进行反抗,可见她的刚强、坚定。
概括杜十娘人物形象:
美丽(外貌描写);热情,心地善良(李甲手头越紧,她心头越热);
聪明(用计赎身,不露富,考验李甲);刚强、坚定(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
小结:杜十娘本是风尘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于做王孙公子的追欢取乐的玩物,而是费尽心思脱离那个火坑,但由于社会的原因,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她聪明美丽、热情真诚、心地善良、秉性纯厚、刚强坚毅、有胆有识,是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
8.归纳李甲,孙富的性格特征。
杜十娘本是京城名姬,但她不甘心做王孙公子的寻欢作乐的玩物,她的美丽,她的善良,她的机智,她的坚贞,都不得不让我们叹服。《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所以喜欢“在内帏厮混”,是因为他觉得“天地间的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人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罢了”。杜十娘确实是一个奇女子,那么她身边的男人们是否如贾宝玉所说呢?
提示:从他逛妓院不归家、对父亲、对筹措银两、对以后生活的安排、对孙富、对十娘等等的态度及言行
李甲:放荡薄情,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
孙富:邪淫、卑鄙、狡诈、可耻的奸商。
鸨母的形象:只认钱不认人,嫌贫爱富的下三流货色。
柳遇春的形象:仗义疏财、真挚重情的谦谦君子。
教师小结:这些男子与杜十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杜十娘的形象更鲜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到此为止,“杜十娘何许人也”的问题我们已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7.百宝箱为何物也?
精读文章最后一部分。
(1)读文章,思考:杜十娘在“沉江”之前有那些表现,说明她怎样的心理状态?
说明:当十娘知道李甲将自己出卖给他人时,便醒悟到自己选错了人,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她万分的痛苦失望,但又刚强而冷静地对待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她故意装扮得那样整齐,然后当着孙富、李甲及两船之人打开描金文具,先后将其中的各种珍宝珠玉投入江中,指斥李甲的“见利忘义”、痛骂孙富的“破人姻缘”,愤慨自己“中道见弃”,最后“向江中一跳”,不惜以死来表示对恶势力的反抗。
“百宝箱”的意义以不仅是财产,而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希望的寄托。当杜十娘“做人”的希望破灭时,百宝箱也“消失”了。
(2)有人说,李甲、孙富皆人财两空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杜十娘不仅怒沉百宝箱而且自沉江底,不免有些可惜或不值,那么,杜十娘的死是由谁造成的?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她可以不死吗?
8.了解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
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象杜十娘这样的风尘女子,在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的重重包围下,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