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80字。
初中语文教师角色初探
江苏省海安县海光中学 张苹
内容摘要: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谁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语文成绩优良,但往往事与愿违,出力不讨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我们的一些语文同仁对此也作出了许多努力,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也许有些同仁还处于迷惘之中。本文试图从转变教师的角色的角度来作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角色 服务者 管理者 伙伴
初中语文教师难当,难就难在他是个中间人,他要像小学语文老师那样夯实基础,又要像高中教师那样把学生带进美丽的殿堂。结果力花了,劲使了,却讨不来好的结果。
其实,怨不着天,怪不着地,全怪初中语文教师自己,没能把握好自己应扮演的教色。
初中语文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摒弃传统师道尊严,当好课堂教学的服务者
不必讳言,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所形成的师道尊严,在今天仍随处可见。学生说:“苹果是方的。”老师说:“笑话,你见过方形的苹果吗?”学生说:“冰雪融化了,化成了春天。”老师说:“不符合实际,冰雪融化了,化成了水。”学生不太乐意记鲁迅的原名“周树人”,老师说:“这可不行,要考的。”可好的(也是可悲的)是,初中学生多为虔诚的信徒,老师讲的错不了,一切得听老师的。其实初中教师何必要充当“霸主”,一切说了算呢?要知道,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博大精深。许多问题连知名教授也无法做出准确的解答,语文学习重在靠学习者的悟性。初中教师的悟性,不见得就比初中生的悟性高到哪里,只是年龄上长了几岁,学历上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过时的居多)。如此说来,语文教师还抱着师道尊严的标牌,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未免有些夜郎自大吧!
而且这种高高在上、一切说了算的教学模式,极易培养出极富依赖性的、懒惰性的学生,学生的创造能力势必遭扼杀,久而久之,学生大脑中的怀疑之门、创新之门就会紧闭起来,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大脑之门只能称为成装教师认为重要的知识(不管学生需要与否)的容器,这不能不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上的最大失败、最大的悲哀。
教师一旦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那情形就不一样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学习将取代教师一讲到底的“填鸭式”陈旧教学模式:读书声、询问声、质疑声、争辩声唱响课堂主旋律;学生忙,忙于真心细心读书,忙于查询资料,忙于协作对话,忙于建构意义,课堂上一片繁忙的自主学习景象。
学生忙,教师也不能闲着,也不会闲着。教师减去了课堂教学中许多无效或效果不大的劳动负担,就更应该充分行使实实在在的服务职能和导向职能。
教师课堂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创设良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