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0个字。
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促进写作教学的实施
安徽省亳州市赵桥中心中学 于强
众所周知,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老师也已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等方面入手,取得了作文教学的丰硕成果。但我在多年教学的实践中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要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样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试想,一个对写作毫无兴趣的学生能主动观察生活并将其感悟诉诸笔端吗?一个缺乏激情,没有写作动机的学生能写出文情并茂的佳作吗?一个意志薄弱、害怕作文的学生能自甘恬淡、笔耕不辍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写作过程中的两个支点,是推动学生写作能力顺利发展的两大动力,两者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相辅相成,互助促进。若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会走入“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若善于抓住教学契机,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善诱导,多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考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是带有情感的个性意识倾向。写作是一项艰苦劳动,学生对此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视艰苦为乐趣,就会主动涉猎有关知识,洞悉世态人情,不断开拓视野,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就要让他们在与写作有关的活动中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欲达此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善诱导,多鼓励。诱导的手段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或从生活实例及日常交往出发,讲清写作的重大作用,使其学以致用;或以文坛轶事,写作佳话为由,挖掘写作的独特“蕴味”,使之寻幽探胜;或从欣赏名篇佳作,名联警句入手,使其认识“文以载道”的功用,使之陶冶性情。鼓励的方法也应各种各样,各臻其妙:可以利用“作文批改”的机会,与学生加强双边情感的交流,可以借助差生的点滴进步,恰当发挥,促其自信,可以推荐学生佳作给各级报刊,使其有所得,可以编纂“班级文选”交流借鉴,使之各取所需。总之,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捕捉亮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学之”,“好之”,以至“乐之”。
二、创设良好氛围,加强教学反馈,激励写作动机
动机是激励个体去行动的心理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自身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没有动机,就没有自觉的行为。对此,高尔基精僻地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为动机更重要,更珍奇的了。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写作的内在力量。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才能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在写作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激励学生写作动机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二是加强信息反馈,注重及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