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高考材料作文“符合题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30 21:33: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00字。
怎样使高考材料作文“符合题意”
1.“材料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视文题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审题,明确题目、材料及其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必须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充分利用所给的条件。不能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
把握材料实质。提供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看起来像是给考生提供了方便,其实是增加了难度。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文章的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如言下之意、比喻之意。对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1999年上海卷《回声的启示》,讲的是一则寓言。一定要吃透其寓意:你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那么,他人、社会、自然也会善待你。如果你只是讨论那个小孩如何如何,显然只是停留在材料表面,就事论事了。仔细阅读原材料,整体把握原材料,找出原材料的隐含信息,扣住原材料的中心来拟题。这是材料作文的最佳选择。
把握写作范围。准确把握材料涉及的范围,有利于考生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以“自信”为例,“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那么“自己”是不是只包括考生个人呢?不是,小而言之,可以指考生本人,也可以指考生熟悉的另外一个人;大而言之,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考生既可以叙写自己或别人有关“相信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基于“相信自己”的生活感悟,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相信自己”的意见、看法等等。想使文章获得高分,还要把你对“相信自己”之于生命存在方式的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价值攀升的理性认识,蕴含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或深刻的议论之中,不宜在青少年是否应该有“自信”的层面上发肤浅的议论。
辨明材料关系。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可分为单项材料和多项材料两类。单项材料的审题相对单纯。而对于多项材料,审题时要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材料蕴涵的意义,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多项材料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同义关系。指材料的性质、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相同。如2004全国卷所提供的材料中的这两则: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类义关系。指材料表面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深入内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