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者:德州二中 惠海新  时间:2007/2/6 13:05:1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26
      就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看,材料作文取代命题作或话题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题押宝的弊端又具有综合考察考生读写能力等优势,更具有让考生写出新意的好处,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长时间的话题作文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材料作文恰恰注重的是审题立意这,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在这里着重谈谈材料作文的最困难、最重要的一关:审题立意。
  一.审题  吃透材料,整体把握。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灵魂。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材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一个职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作准备时,一个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是在讨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谦让这种美德还需不需要,是谦让重要还是进取重要。
  从肯定、否定和辩证地看待三个角度入手,可以有以下三种观点:1.市场经济下当然要进取,但仍然需要谦虚这种美德。因为这种美德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2.市场经济下重要的是锐意进取,谦让这种美德显得不合时宜。3.市场经济下谦让和进取各有其价值,该谦让时要谦让,该进取时要进取,二者并不冲突。
  审题还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材料二:某大学校长讲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大学生走向社会,就如同猎手走进了森林,我们不应 只让他们带干粮,还要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猎枪。”在这里我们必须抓住关键词“干粮”与“猎枪”,并搞清两者的关系,众所周知,猎手到森林中干粮带得再多, 也有吃完的时候,只有会用猎枪才能保证不挨饿。从这点讲“猎枪”比“干粮”要重要得多。就大学生来说, 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再引申一下,从长计议比只顾眼前更重要。
  审题时还要把握材料中作者的情感,是褒是贬。
  二.立意
  1.横向立意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去思考,立意为外因对人的影响。
  2.假设推理(逆向立意) 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假设(正反),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立意为“近墨者未必黑”。
  3.类比立意  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最好是当前的实际)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材料三: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联系现实有无类似的现象,才发现比比皆是,如现实中许多家长费劲心思把子女变成天才,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结果可想而知。
  4.辨正立意 材料作文的观点最能体现考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辨正地立意也就最能显出文章的深度。材料四: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延远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你怎么认为?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这篇可写“持之以恒”,可写“变一条路”,但是“变通与坚持”更出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