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06-2007学年度高三语文质量监控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0 23:23: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900字。上海市闸北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监控
语文试卷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l一6题(9分)
《影响世界100部名著》节选 
    [1]《圣经》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作为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其最重要的主题是人。 
    [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牛顿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样洞察世界的奥妙,这
种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4]达尔文《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在看来不变的事物中找到变化,在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
中找到关系。 
    [5]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梦是最一般的心理现象之一,也是各种迷信和预言的来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绩在
于理性地把梦作为一种对象来研究,并得出划时代的发现——潜意识。弗洛伊德指出,人
并不是自己行为和精神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控制。 
    [8]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两个世纪以来,马尔萨斯可以说被攻击得体无完肤。不过,即便他的每一句话、每个
数据都是错的,其精神实质总是得到辉煌的证实。 
    [9]卡逊《寂静的春天》
  同《人口原理》一样,《寂静的春天》是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提出严重警告的警世之
作,在它出版四十多年之后,“环境”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热门词条之一。
[11]《论语》
代表中国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于人和人之间有差别、不能平等,这也是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核心。许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国文化却在变化中存续下来,这可能是孔子和他的《论语》的功劳。 
    [26]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对人的本质的洞察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从古到今,人最感兴趣的问题还是
人本身,人希望认识自己;而这恰巧是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的实质。但人是复杂的,这种
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文艺作品为我们提供一个最佳的场所。 
    [3l]歌德《浮士德》
    歌德用“古典的”形式创造一个崭新的,完全属于新时代的理想的人。在歌德的浮士
德身上,最主要的是为求知识的无尽的探索精神,这个精神可称之为浮士德精神。、正是这
种精神成就了西方的科学昌明与文化鼎盛的时代。 
    [32]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名著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有助于精神的提升,精神提升的关键在于人生意义的认同。唐·
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以及书中的其他人物对每个读者来说都不陌生,一个人在他生活中,总会遇到类似的人物和情景。除了技术进步之外,你会发现现代的人性与塞万提斯描写的16世纪的人性与非人性何其相似乃尔。 
    [46]加缪《鼠疫》
    从古到今,人类不断面对各种灾难,但他们很少能够对灾难有所准备。这本讲人类如
何面对灾难的书创作于希特勒时代,许多人感到无望。在这关键时刻,加缪看到面对灾难
的唯一正确态度,就是不要听从命运的摆布,也不要听从权威与利益集团的煽动。 
    [61]门笛卡尔《方法谈》
    什么是科学精神,到现在仍然是众说纷纭。但是,科学精神一定会导致科学发展,其
起点必定是求知的欲望。笛卡尔在《方法谈》一书中一开始就讲述他从学校出来后的二十
年的探索过程,而且在探索过程中开创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这就是笛卡尔哲学体系,
其核心是认识论。正是笛卡尔把哲学扭转到了正确的方向。 
    [65]卡夫卡《审判》
    卡夫卡的不朽在于他提出的问题远比他解答的多得多。在《城堡》中他谈到“提问题
是主要的”。实际上这就是科学与人生的真谛。思想来源于对问题的探索,探索过程也许比
拾取现成答案更有意义。 
    [70]鲁迅《阿Q正传》
要在中国作家中选出一位思想家可不容易,特立独行不是中国人的精神。稍稍离经叛道,不是棒杀,默杀,就是捧杀。无疑,每一套杀法,鲁迅都经过,只是什么时候干什么,随时代的潮涨潮落决定。但是,近百年来中国首屈一指的作家还是鲁迅,而《阿Q正传》是其代表作。 
  [82]老聃《道德经》
  它是世界上影响很大但篇幅最短的书。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而
且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老子
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
[100]曹雪芹《红楼梦》
  《红楼梦》在中国影响极大,在世界上却影响很小。这种反差说明什么呢?《红楼梦》彻
头彻尾的“中国味”。而这种中国味也许可以从中国诗词、中国书画、中国园林,、甚至中国
戏曲中体会一二,但《=红楼梦》却是全方位的。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
1.(2分)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我们知道了阿Q精神,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述评中的“精神实质”一词,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请将选文中的(1)(3)(4)(5)(8)(9)(26)(31)(46)(61)(65)(82)按下列要求分类:
A.文学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宗教哲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自然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根据节选的评述请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下面典型人物的特征:
  哈姆雷特      (           )
  浮士德        (           )
  唐·吉诃德    (           )
5.(3分)下面的内容与《老子》和《论语》无关的一项是 (    )
A.“柔弱不争”、“无为而治”        B.“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C.“求闻达、济天下”              D.‘依法治国,赏罚分明”
6.(3分)从节选的作品看,《影响世界100部名著》对世界的“影响”主要偏重于: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9分) 
    ①我来到海滨,亲吻着蔚蓝的大海。
    ②我贪婪地读着沧海这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着迷蒙的烟涛。
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文字和发出雷鸣般声响的白色标点,使我领略着这天与地之间的大书’
中深邃的哲理。
    ③打开海蓝色的封面,聆听着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我看见了安徒生童
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佩特拉海战中交融着爱与恨的戏
剧,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飞鸥在寻找当年投人海中的树枝,徐悲鸿笔下的马群在蓝色的
大草原上仰天长啸,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在浪尖上频频跳动此时此刻我感到自身发
生了一种神秘的变化,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复归了。我感到自己的世界在扩大,胸脯在奇
异的伸延,一直伸延到海天相接处,同天:同海,同躲藏着星月连成一片。喜悦突然像涌
上海面的潜流,滚过胸间,使我暗暗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