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90个字。
知识在综合性学习中拓展 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增强
—湖北省规划办课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阶段性报告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中学 胡文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效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着眼于打破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封闭状态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能力。我们在近一年的实践研究中,围绕课题,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出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知识视野有了新的拓展,而且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一、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资源,设计、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已超越了传统的狭窄的“唯语文”的学科领域,走向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配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触须”大胆伸进了其它各学科,如《马》、《斑羚飞渡》涉及到生物学知识,《安塞腰鼓》、《观舞记》涉及到文化艺术知识等,对此类课文的学习,可以以课本为射线,打通课本内外,在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学科之间的知识连接点予以延伸拓展,统整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不断挖掘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要先将所有涉及的学科知识放在同一平台上,然后围绕主题将零碎的多学科知识统整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这样,一方面我们能够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使我们师生的生活和经验共同进入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探索者、建构者,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