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讨论式”教学三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7 17:03:1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90字。
中学语文“讨论式”教学三思
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中心中学   于强     
      内容提要:“讨论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倍受广大语文教师“青睐”的教学方式,本文作者针对当前中学语文“讨论式”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瑕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较深刻的反思及探讨:一、什么是“讨论式”教学?二、如何选择把握讨论的时机?三、如何根据“讨论式”教学的课堂结构调控讨论过程?作者的“三思”涉及到“讨论式”教学的方向、效果、成败,为致力于“讨论式”教学的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    把握    调控
《语文课程标准》对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一提法突出了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变革语文教学方式的核心地位,尤其是“讨论式”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倍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于是各种讨论的方式及策略在“新课改”的旗号下频频登场,以至于讨论成了每节语文课的必备环节。但我们静下心来透过“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现象反思一下当前时髦的“讨论式”教学,则会清醒地意识到其中不乏运用得当、收益颇丰的教改新星,但也有赶时髦、搞花样、流于形式的“课堂秀”,有不得要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更有刻意效颦、弄巧成拙的“东施小姐”。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知识面狭窄,不识“讨论式”教学的“庐山真面目”,不会选择把握开展讨论的最佳时机,不知如何组织调控“讨论式”教学。
语文教学离不开讨论。那么如何才能使“讨论式”教学服务于课改,得益于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反思,略陈管见,以便于与广大教师交流切磋。
一、什么是“讨论式”教学?
何谓“讨论”?《辞海》解释为“探讨寻究、议论得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开展、组织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就是在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它能促进学生学习观、教师教学观的根本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等,有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在教学实践中,也有许多老师用贴切恰当的比喻说出了自己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有的人认为,课堂讨论好比“新闻发布会”,变信息单向传递为立体化传递,信息渠道通畅,这势必带来教学效果的优化;有的人认为,课堂讨论犹如“原子反应堆”,思维相互碰撞,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有的人认为,课堂讨论还像“新春茶话会”,教学气氛活跃,师生的情感、心灵与整个教学程序会产生和谐共振。
讨论式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常常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论语·先进》中记载的“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