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作文的生命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90字。
真情实感——作文的生命线
息县岗李一中 李效发
记得叶老曾对“语文”作过这样的解释: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此言一语道出天机。语文其实就是要我们学会理解、欣赏、感悟、表达,归根结底就是表达,也就是“说”与“写”的组合。这样“作文”自然就成了语文中的重头戏。纵观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不难发现:古代选拔人才都是一篇文章定终身。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语文早已不在是检验人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但仍以“基础学科”之由排在各科之前。那么语文中的重要的部分——作文自然就成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考家”的青睐物。.作文教学自然也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而使之近乎忧心忡忡了。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学生缺乏观察和真正生活的经历,面对作文就有了应付的心理;加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简单和急于求成,致使学生缺少创新意识,而一味地借鉴、模仿,甚至是“克隆”。于是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赝品”、“次品”作文。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如同嚼蜡,苦不堪言;阅卷老师评改学生作文时摇头晃脑、痛心不已。一时间,语文老师都产生了“跳巢”的想法,有关人士也大声疾呼“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长期如此,‘文’将不‘文’了!”学生本人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临文之时依然是唉声叹气、俯首干咬钢笔头。
后来,就涌出了各种版本的“作文大全”、“写作秘决”、“作文辞典”(早就被鲁迅斥之为专门掏青年腰包的货色!)之类,狂轰乱炸手足无措的学生。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构筑起了比较完备的作文教学体系,但作文却几乎又一次走进死胡同。究其原因,我们只能承认:我们找到的只是僵冷的面孔和写作的死板条条,并没有找到真正的作文教学本身,尤其是写作本身的内在规律和真正秘密。作文只是一种表达,是为了倾诉和交流的表达。作文永远是个性的,是一种个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