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60个字。
八年级(下)语文 第1 课 一单元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 1、藤 野 先 生
一、 教学目标
① 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② 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③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④ 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内容和主题;理清思路和线索;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方法
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等教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四、 教学辅助手段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五、 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 教学设计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教师饱含情感的讲述: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了解背景,预知课文
1、检查预习:
“读一读,写一写”,读准字音,并理解词义。
2、请学生根据提前从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资料,从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文学贡献等方面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一个方面谈谈对鲁迅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爱国思想,理解鲁迅留学日本是为了寻求救国之路。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如果你没有读课文,假如让你写这篇文章,你会怎样写?,你会写些什么呢?本文的主题会是什么呢?
师: 这样写思路清晰,一目了然。可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一波三折,况且是大手笔的鲁迅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藤野先生的风采,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了解那件改变了鲁迅命运的往事,去探讨文章到底是怎样写的。
2、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