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个字。
走进学生心灵,巧治学生心病
ht88111
紧张的学习、升学的压力、父母过高的期盼、老师的批评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苦恼。学生心理疾病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社会负面影响,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障碍,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学生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无话不谈,使老师很难摸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上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十余年,深感教育工作不容易,具体地说,是人的心灵,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心灵的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有心病的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天天拥有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 关爱学生,缩短心理距离
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要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由此可见,"亲师"是"信道"的前提。"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效。
每个学生在都需要得到关爱,老师的爱对他们成长如雨露般滋润和阳光般温暖,一句简单的寒冷问候,一声简单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撞击,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着同学的心灵。我班的一位学生邓希,七岁时父母离异,他跟父亲生活,而其父不负正业,整天东游西荡,正可谓"今日有酒今日醉"的人,对子女漠不关心,正是这种缺少关怀的家庭,使他产生了极其孤独的心态,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我深知,表面无所谓的他,特别需要关心,我主动给他写信,谈我自己,谈我们班级,谈我们学校,谈社会,也谈他本人,我与他一起散步,在QQ上和他聊天,在他生日的时候,请他我家吃上一餐可口的饭菜,在他考试前给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