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ppt13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5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30 22:18: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7张,本课件设计新颖,意境优美,让人如痴如醉。利用珍贵剑桥大学的照片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忘情的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感受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展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诗歌的独特优势,同时回避了它的弱点,十分难得!教案约960字。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丹阳市后巷中学  孙俊
一、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的主题。
3、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二、 教学重难点 
1、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 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图片导入
上面的几幅图片是不同时期的剑桥照片,这里就是诗人徐志摩所依依眷恋的康桥。
   1920年,徐志摩来这里研究文学,他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有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
二、 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 指导朗读 (13分钟)
1、 《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2、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集体再次 欣赏配乐诗朗诵 。
5、学生集体朗读。
四、  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
作者在诗中写了康桥的哪些景物?
五、领悟诗中的画境
<<再别康桥>>总共七节,其实每一节作者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范例给每一节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