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卷)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00字。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试卷,民族地区的汉语文试卷在网上很难找,希望此套试题对进行民族教育的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为发展民族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汉 语 文
一、 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泰然处(chǔ)之 供(gòng)不应求 亲密无间(jiàn) 金蝉脱壳(qiào)
B.数(shuò)见不鲜 成群结(jié)队 强(qiáng)词夺理 不省(xǐng)人事
C.无济(jì)于事 应(yìng)运而生 情不自禁(jīn) 故弄(nòng)玄虚
D.载(zǎi)歌载舞 不解(jiě)之缘 一气呵(hē)成 铺(pū)天盖地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建筑师们博彩众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景色优美,各具特色。
B.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C.被雨水冲洗得碧绿的草原,点缀着一个个小湖泊,湖面倒应着天上的彩霞。
D.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挖荠菜。
3.下列句子中,没有反义司的一项是( )
A. 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B. 他中等身材,着一身朴素的便装,既不傲慢,也不卑怯,使人感到和蔼可亲。
C.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能够使地球上的冷暖干湿更适合人类的需要。
D.人站在草原上,周围是碧绿的牧草,远处是舒缓的、无边无际的草坡。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杂乱无章(篇章) 情有可原(原谅)
A. B.
行若无事(好像) 皓月高悬(明亮)
浩如烟海(广大) 通力全作(通过)
C. D.
我行我素(朴素) 狂风肆虐(残暴)
5.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唤醒 ②引来 ③回归 ④ 吐出 ⑤ 披上 ⑥ 焕发
鸟类的____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___了沉睡的大自然,大地____了新的活力。树木___了新芽,小树林___了新装,___了鸟儿在此嬉笑打闹。
A. ③①②④⑤⑥ B. ③⑥①④⑤② C. ③①⑥④⑤② D. ②①⑥④⑤③
6.将下列形容词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壮阔 ②丰富 ③辉煌 ④深邃 ⑤雄壮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能聆听《黄河颂》的__旋律;追忆革命前辈的__业绩;感受探险英雄的___情怀;探索动物世界的___奥秘;开掘民族文化艺术的___宝藏
A.⑤③①④② B. ⑤②①④③ C. ②①④③⑤ D. ①④③②⑤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人物形象塑造,__要借助于故事情节的安排,___要借助于环境描写。___现实中的人,___生活在真空里,____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
A.不仅 还 所以 不是 而是
B.尽管 也 因为 不仅 而且
C.不仅 也 因为 不是 而是
D.不但 还 因而 不是 而是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斑羚们从容走向死亡的情景,使我惊诧得哑口无言。
B.尽管天文学家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第5号小行星,可是它一直杳无音讯。
C.他虽然未能实现飞上太空的理想,却以他探索太空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为全世界上了骇人听闻的一课。
D几只野兔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救药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9.下列句中画线的短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要做到叙事简便,论题贴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
B.他慢慢地抬起头,羞愧地看了大家一眼,悔恨地说了一句:“我错了,请大家原谅。”C.起伏的山峦、伟岸的沟壑、茂密的白桦林,随着白云投下的阴影的变化,仿佛也在翩翩起舞。
D.雪莲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的环境中,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感化着雪光。
10、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树林是城市的保健卫士。当你在喧闹的市区看见一片__的树林时,心中的喜爱之情就会____。人们一走进树林,就会感到___.让我们来植树造林,迎接城市的保健卫士到人们的身边___吧!
A.郁郁葱葱 层出不穷 意气风发 安营扎寨
B.莽莽苍苍 层出不穷 心旷神怡 安家落户
C.莽莽苍苍 油然而生 意气风发 安营扎寨
D.郁郁葱葱 油然而生 心旷神怡 安家落户
11、下列各组句子中①是原句,②是缩句,其中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①我的思绪,随着草原上空那变幻莫测的云在遨游。
A.
②思绪遨游。
① 渴望得到真知的人,一定能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
B.
②人能体会含义。
① 控制飞船飞行轨道,需要精确的轨道计算。
C.
②飞船飞行,需要计算。
①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担当音乐指挥时的情形。
D.
②贝多芬叙述情形。
12.下列句子,表示否定意思的一项是( )
A.城市空气污染并非仅仅来源于工业与交通。
B.读什么书,上网玩什么游戏,老师和家长不可不过问。
C.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对不讲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难道我们不应该提出批评吗?
13.将“海底高低不平”,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沙群岛一带,①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②有深蓝的,有淡青的,有碧绿的,有杏黄的。③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因而,④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A. ① B.② C. ③ D.④
14.将下列语句连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吐不快,这时拿起笔来
②就往往写成一篇不拘于格律声韵的短小散文
③它短小自由,最能迅速而流畅地表达作者一时兴起的思想和情感
④把涌溢的情思,自由地挥洒倾泻在纸上
⑤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⑥这些散文可以写得痛快淋漓,也可以写得缠绵婉转
⑦我自己不善于写长文章,而往往又有些随感
⑧意到笔到,一挥而就
A. ⑦④①②⑤③⑥⑧ B. ⑤③⑦①④②⑥⑧
C. ⑤③⑧④⑦①②⑥ D. ⑦①④②⑥⑤③⑧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得把课本上的习题要全部彻底地做完弄懂。
B.一个科学工作者要为科学事业付出巨大的贡献。
C.他当面还是第一次听到老师的表扬。
D登山队员们沿着陡峭的山路,艰难地向山顶攀登。
1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C.春雨密密地斜织着,泛起一层水雾,烟雨朦胧似幕,似帘,似网……
D.“屋里怎么没有人哪?”我一边说。一边抖着大衣和帽子上的雪。
二、阅读:本题共14小题,共42分。
阅读(一)回答17-26题。
一棵树 三堂课
① 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常垂涎三
尺地抬头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③ 这时,我才明白,桃树并不难上,成功也并不难获得,难的是对未知的恐
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如何面对别人施加的影响。
④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
口粮。看桃树的日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的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蛛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