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小题,约7840字。
二○○七年恩施自治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总分人
(一)(二)(一)(二)
得分
一、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16分)
1.请将下面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
A.确凿(záo) 狡黠(xiá) 蝉蜕(tuì ) 忐(tǎn)忑
B.祈(qí )祷 轩榭(xiè) 懊(ào )悔 媲( pì)美
C.踌躇(chú) 拮据(jú ) 亢(kàng)奋 狼藉( jǐ)
D.阴霾(mái) 尴(gān)尬 慷慨(kǎi ) 颓(tuí)唐
3.用横线划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人声鼎沸 迵乎不同 相辅相成 忧心仲仲
锲而不舍 眼花僚乱 吹毛求疵 消声匿迹
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
B.和煦的阳光驱散了阴冷的夜雾,草原展现出明媚、柔和、恬静之象。
C.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渐渐出现又在我身后悄然隐没。
D.公安干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任长霞局长的报告。
5.按要求默写古诗名句。
⑴《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慨,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是 , 。
⑵《春望》中 , 表现了杜甫感时伤世的感情。
6.仿照下面描写安塞腰鼓的句子,写出你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印象。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
。
7.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女儿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
⑴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
⑵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
8.在名著推介会上,你所在小组将推介《红楼梦》、《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介绍它的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二、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
我的父亲母亲
夏芳
①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②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③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④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⑤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