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卷解析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7/11 10:53: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900字。
2007年高考湖南语文卷详解
湖南师大附中 周  红
2007年高考湖南语文卷在内容上符合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试卷结构、题型、赋分等方面遵循了2007年年初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补充说明》。试题内容和设题方式既承续了分省命题以来湖南卷的主要特点,也借鉴了近年全国卷和其他省市语文卷的优点,从试卷结构和选材、设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体现了湖南卷平和、朴实、厚重的特点。试题能结合学科特点,重视挖掘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方法、价值取向和思维、认识、表达等能力因素,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发展性,可以较好地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从考生考试结果看,题量和难度都还大抵适中,区分度、导向性、亲和力等元素控制良好,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整体上得到中学师生和社会各界好评。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包括5道小题,每题3分,共12分。这道大题比去年增加一道小题——5小题,增加了语言连贯得体的考查内容。
1小题(辨识读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飒爽sà      框架kuànɡ      榛莽zhēn    大厦shà
B.睦邻mù     河畔bàn        栖息qī      文牍dú
C.发酵xiào    混淆xiáo        绥靖jìnɡ    楔子xiē
D.手绢juàn    轴心zhóu       土坯pī      正月zhènɡ
[简要题析]2001年恢复语音辨识考试题,但难度明显降低,一般情况下,当不会考方言区难以掌握的声母辨析和前后鼻音辨析之类。所考应该是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又常常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主要注意三种情况:形声字的误读,多音字的误读,异读字的统一读音。这道小题改去年在具体语境中辨识语音而回归以往形式,保证了较大辨识密度。
[参考答案]A
[简要题解]错误项为B河畔pàn C发酵jiào D正月zhēnɡ。B、C项为形声字误读,D项为多音字误读。语音基础好的同学,有把握认定A项为正确项的话,可以不看后面三个选项。本题人均分1.86分,得分率为62%。
2小题(辨识字形)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B.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
[简要题析]本题考查辨识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不常用的生僻字不在考查范围内。由于受电脑排印的限制,以前只检测别字,错字没办法检测。但电脑是可以造错字的,以后不能完全排除检测错字的可能。再说,在作文、名言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等主观题中错字和别字都是要扣分的。所以,正确书写汉字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
[参考答案]C急功近利
[简要题解]本题仍然保持了去年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辨识汉字字形的命题方式。做这道题,看起来每项都有40余个信息符号,但实际上辨识点每项只有那么一两个,可以快速扫描,顺手标志辨识点,无把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比较排除等方法得出答案。实际上,本题C项的“急功进利”,只要理解词语意义就可一眼便知。其他项主要辨识点大抵在:A“欣赏一番”,B“更迭”,D“遐想”“多歧”。所有选项中都没有不常用的生僻字。本题人均分1.88分,得分率为62.7%。
3小题(辨析成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简要题析]成语辨析的考查常常是近义成语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在发展演变中,约定俗成,一般都有着确定的含义。辨析成语在特定语境中是否使用正确,也要辨析感情的褒贬之分,意义的轻重之别,辨析搭配对象和适用范围的不同。要注意成语中的关键语素,辨明其在成语中的确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以今律古。有的成语还要了解其原始义和后起义的区别。本题考查也只在生活实际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又容易用错的成语。
[参考答案]D
[简要题解]做这道题,在积累理解成语含义的前提下,一定要通观选项的整体语境。饶有兴味:很有兴味。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未可厚非: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水乳交融”中“水”“乳”是不同的物体,二者融合,比喻结合紧密无间,关系十分融洽。D项语境中,巨型国画的画面“各部分”仍是同一物体,不是水乳二者,如果说“画面神形兼备,水乳交融”是可以的,这里只能说“浑然一体”一类的成语。本题有一定难度,人均分1.21分,得分率为40.3%。
4小题(辨析语病)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简要题析]辨析语病的主要考查目的是检测考生的语感和对语言错误进行识别判断的能力。语言中出现的错误,有语法上的,有逻辑上的,有时也有修辞上的。《考试大纲》中明确的病句类型是如下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个题型从中考考到高考,六年的每次考试大抵都少不了它,但学生对做这个题普遍感到没有把握,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学生没有进行系统的语法学习,二是考题中语言病处越来越出得隐秘。
[参考答案]D
[简要题解]做辨析病句题当主要凭语感,当发觉有些不对劲时,注意通过理清枝干,疏通句意查找病因,以求证实语感判断。如本题D项,读到“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就会觉得不对劲了,稍稍理理句子枝干,怎么“史学家……显示出……学术含量”呢,由于主谓搭配的问题,句意表达上说不过去,显示学术含量的应该是“其史学研究”一类的主语。本题人均分1.7分,得分率为56.7%。
5小题(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简要题析]较之分省命题后的湖南卷,这道题是今年的新增题。本题在一定语境设置下,主要从连贯与得体方面辨析四个选项。“连贯”,就是指词句之间的连接自然、合理、紧密,形成语流。连贯的三个条件是:①统一的话题;②合理的语序;③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得体”,一方面是要求语言表达合乎所用的语体;另一方面是要求语言表达要适合一定场合、时间、对象、目的,即合乎语境。
[参考答案]B
[简要题解]运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要还不是方法技巧的问题,而是表达者语感、思维、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反映。本题A项中“敝校”与前面已定的“我校”语体特点不符,C项主次颠倒,D项“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用语过重,脱离实际,也属于说话不得体。本题人均分1.21分,得分率为40.3%。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第二大题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提取、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2001年以前,曾经长期选用自然科学类文章,2001年起,《考试说明》规定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许多中学语文老师和一些学者对这道题是颇有微辞的,讽为“弯弯绕”“捉迷藏”。记得2002年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也说过这么一个意思,选用自然科学类文章作为阅读考查的形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实,像全国卷的“铜奔马正名”“沙尘暴”“全球变暖”以及湖南卷的“藏药”等选文介乎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之间,与考生生活实际是近距离的,文章也流畅自然,语言简练,信息量适度,有较强的文化意味,是收到好评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分省命题许多试卷又都还是选用自然科学类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对它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和癌症的秘密,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宇宙射线能穿透宇航员的身体,损伤人体细胞中的DNA,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DNA损伤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类患各种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盐菌似乎是修复DNA损伤的高手。为了解其中的奥秘,马里兰大学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资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用辐射轰击法破坏嗜盐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片,但它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将所有的染色体“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嗜盐菌为何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马里兰嗜盐菌研究项目主任乔斯林•迪鲁吉罗认为,根本的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