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90字。
万州高级中学教学实施方案
教师姓名 范心荃 教研组 语文 课时安排 5 课时
授课班级 级 班 年 月 日
课题阿Q正传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的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2、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的内涵。
3、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的严肃与悲哀。
4、把握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
5、培养阅读小说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对《阿Q正传》的人物形象及主题、语言方面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对精神胜利发的分析和对课文旁批的解答。
教学方法合作与探究
学法指导诵读
教具(资料)多媒体、图片
板书设计 阿Q的双重人格
质朴愚昧狡黠圆滑
率真任性正统卫道
自尊自大自轻自贱
争强好胜忍辱屈从
狭隘保守盲目趋时
排斥异端向往革命
憎恶权势趋炎附势
蛮横霸道懦弱卑怯
敏感禁忌麻木健忘
不满现状安于现状
作 业吾视阿Q之现状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两个人发生了纠纷,其中一个明显处在弱势或吃了亏,但临走时还是要说一两句狠话,诸如“你等倒起,我过两天再来收拾你”之类的。我们称这为什么?
精神胜利法。
二、作者介绍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 开山祖师,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和最杰出的代表。中国现代意义上 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阿Q正传》也是如此,当年,它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郑振铎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三、创作动机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读课后练习一)
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麻木、沉睡的民众。
另: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四、各章节内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