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再别康桥»教案
诸城市实验中学 秦涛
音乐:
2分24秒
导入:
大家看过《人间四月天》没有?还记得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吗?——对,就是那位英俊潇洒而又带有几分忧郁气息的诗人徐志摩。相信同学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喜爱诸如徐志摩汪国真这样的青年诗人,因为大家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人。诗人多才多情,却犹如闪耀的流星划破晴朗的天空;今天,就让我们来追寻他的足迹——走近志摩,走进康桥。
(幻灯片1)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会想些什么呢?有哪些问题都提出来。
(学生提出疑问)
2、大家的疑问很多,有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给大家回答,有的在我们接下去的学习中会得到解决,而有的即使在我们学习完了也未必能够得到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继续去探讨。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刚才有同学问到“为什么要再别呢?”那么首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徐志摩:
(幻灯片2)徐志摩,1896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富商家庭。1918年赴美留学,遵循其父的意愿,先后攻读银行学、政治学,可这些都不是徐志摩的理想。于是他在1920年,横渡重洋,到英国去研究文学。在那里,英国贵族的生活、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对他影响很大。1921年,他开始诗歌创作。1925年,便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可惜天妒英才,1931年11月19日,他乘飞机从南京飞往北京,因为大雾,在我们山东济南遇难,年仅35岁。
志摩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其中最能体现诗人风格和个性的便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再别康桥》。
2、了解了志摩,那么诗人与康桥之间又有怎样的一段情结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康桥:
(幻灯片3)所谓康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剑桥”,是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从美国到英国来转攻文学。在剑桥,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是志摩自己的话。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候兴致来了,还跑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而且,在这里,还留下了他与才女林徽因之间的一段美丽的爱情。
1922年,志摩学成归国前夕,便写了一首《康桥再会吧》的长诗。
1928年,志摩重返这里,他要寻访的友人都没寻到,只有他熟悉的康桥还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六七年前的一幕幕生活的画面,重又在眼前浮现,在乘船归国途中,面对着碧海蓝天,他便展纸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感受。
三、读诗、整体感受:
1、通过以上介绍,解答了部分同学的疑问,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应该有助于我们对诗的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着把这首诗读一读。